关键词
父权制道德观影响下的女性抉择困境:剖析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
作者: 何晓涛   来源: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主义视角   母亲身份   父权制道德观  
描述: 女性主义视角认为,父权制道德文化观念束缚了女性身心的发展,造成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抉择时的困境。通过仔细分析伍尔夫小说《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人物身份问题,发现这种困境首先表现为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除了选择母亲身份,此外别无出路;其次女性在话语冲突中根本不可能成功建构女性自我;再者女性在内在心理中追寻个人空间时容易迷失自己,从而遭遇生或死的两难抉择。
斯皮瓦克后殖民框架下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三个女性文本与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作者: 李权文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   女性主义视角   后殖民理论  
描述: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理论和方法上选取的女性主义视角。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在于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简·爱》与《呼啸山庄》
作者: 王萌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主义视角   《呼啸山庄》  
描述: 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简·爱》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是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呼啸山庄》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
萨克雷眼中的女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名利场》
作者: 席旭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   名利场   萨克雷  
描述: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小说《名利场》一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蓓基·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的是金钱至上,具有阶层意识
多丽丝·莱辛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
作者: 齐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主义视角   独特性  
描述: 当代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一)被称为是“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莱辛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深邃、主题丰富,表达了对时代、女性、环境、人类生存状态等的关注和忧虑。国内外论述莱辛女性思想的论著数不胜数,这些研究均通过文本分析来透视其女性主义思想,但是却没有把莱辛与传统女性主义区别开来,也没有看到她在自己作品中展现女性视角的独特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莱辛作品中女性主义思想的独特性:第部分介绍莱辛文学作品的女性主义思想特色,通过简要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黄峨研究新论
作者: 曹慧敏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思想意识   黄峨   女性主义视角   性格特点  
描述: 黄峨(1498—1569),字秀眉,明代文人杨慎继妻。黄峨既是中国妇女史上德才兼备的闺秀典范,又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家。她擅作诗歌、散曲,有“曲中易安”之称。当前有关黄峨的研究较为薄弱,大多散见于杨慎相关论著中,甚少论及她的思想意识和性格特点。随着性别研究视角引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女性主义方法论逐渐渗透到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中。以女性主义视角观照黄峨的少女时代和婚姻生活,可以看到松动的男权对她思想性格意识和文学作品风格产生的影响。随着夫妻关系和家族地位的变化,黄峨从天真的深闺少女逐渐成长为拥有自我
以女性主义视角研究《觉醒》及其中文翻译
作者: 周媛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语文学   《觉醒》   中文翻译   女性主义视角   翻译技巧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国际译学界发生了一场翻译理论研究趋向文化范畴的变革。众多因素被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方兴未艾,相对而言国内对这一研究的关注不多。鉴于此,本文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做出总结和分析,并以19世纪末凯特·肖邦创作的女性文学代表作《觉醒》为研究对象,以实例分析的方法概括作者的女性主义写作手法,在对比不同版本的中文翻译之后,依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文章首先从介绍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出发,通过解释理论中的重要词汇将读者引入到女性主义翻译
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四个中译本
作者: 孟莹莹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爱》   女性主义视角   原作   《简·   译作   性别意识  
描述: 20世纪70年代,翻译界经历了一个跨学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的研究有很多视角应运而生,而女性主义视角即性别视角就是其中一个很突出的研究视角。至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人们开始关注翻译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其中都隐藏着许多二元对立,如在翻译中,译作和译者从来都是依附于原作和作者的,而在社会中,女性从来都是依附于男性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揭示并批判将翻译和女性降低到文学和社会阶梯最底层的互相纠缠在一起的那些概念,以动摇维持这种状况的男性权威和父权话语,并提高翻译和女性的地位。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
女权思潮 百年回望
作者: 冯媛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海外华人社区   女性主义视角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知识考古学   社会性别与发展   妇女学课程   密西根大学   主流话语   妇女研究  
描述: 女权思潮 百年回望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小说《喧哗与骚动》的解读
作者: 韩彩虹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喧哗与骚动   女性主义视角   凯蒂   威廉·福克纳   家庭   人物形象   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女性人物  
描述: 一、小说《喧哗与骚动》简介《喧哗与骚动》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福克纳是一位在文学界非常闻名的并且享有一定地位的作家,曾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发表于1929年,是威廉·福克纳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