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理论 】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电视传媒与妇女现实生活
作者:
穆宏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电视节目
电视传媒
妇女生活
女性形象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Western feminist theories)随着60年代西方女权、人权运动的发生而发展起来,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译介,并且开始了中国自己的理论探索和在批评实践中的应用。在大众传媒领域,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女性主义文学
Personajes femeninos en la obra Como agua para chocolate de Laura Esquivel a través de una perspectiva feminista
作者:
叶杨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劳拉·埃斯基韦尔
父权压迫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劳拉·埃斯基韦尔的处女作《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了在墨西哥革命背景下的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忽视、被压制的“他者”地位,探讨了女性不幸的社会根源和及其自身原因。本文主要围绕其中四个女性角色,重点分析她们的权力关系、人物发展和对自由的探索。固守陈规陋习的寡妇家长艾莱娜独断专行,以侍候她一辈子为借口不准蒂塔出嫁。父权制社会的压抑与束缚最终让蒂塔在渴望自由与独立的过程中,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了对爱情的独立和自由的探索。而在赫特鲁迪斯身上,我
边缘他者的无声抗争—解读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其隐喻内涵
作者:
林静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隐喻内涵
谭恩美
描述:
在美国华裔女作家中,谭恩美(Amy Tan)毋庸置疑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1989年《喜福会》的出版,使谭恩美一夜之间成为美国文坛明星。这部小说曾跃居美国畅销书榜首达9个月之久。在第一部小说成功之后,谭恩美又相继出版了《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之女》(2001)和《拯救溺水鱼》(2005)。在谭恩美的小说中,她十分注重描写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女儿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和美国两种文化的冲突。此外,母亲形象和美国华裔女性的身份地位占据着谭恩美小说的情感中心。作为中国和美国社会
漫山遍野的“红高梁”:莫言小说世界里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宋来莹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男性作家
莫言
中国北方
高粱
小说世界
形象分析
描述:
似乎用任何一种西方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都难以描摹莫言小说世界里的女人们,她们就是这位生长于中国北方乡村的男性作家随手播撒在地头田间的高粱种子,一遇春风雨露,就泼泼刺刺随随便便地疯长起来,长成了高密东北乡的那片望不到边的红高粱——挺直的腰杆、鲜红的脸膛。
20世纪以来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蒲芸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最佳影片
彗星美人
女性主义思潮
商业大片
《泰坦尼克号》
女性题材
女性地位
男主角
获奖影片
描述: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从20世纪以来,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女性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同时期的影视作品中留下了印记,通过不同类型的银屏女性形象折射出来。本文就20世纪以来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一番透视分析,结合同时期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总结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改变。由于一个世纪以来的电影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
女性主义理论视域下《天注定》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娟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贾樟柯
社会性别
性别化
理论视域
女性人物形象
艺术创造
戛纳国际电影节
纪实风格
形象分析
描述:
《天注定》(A Touch Of Sin)是由贾樟柯编剧、导演的一部取材于真实新闻事件的电影,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影片成功地赢得了观众欢心和普遍的赞誉。这部有着强烈纪实风格的影片,无论是因为固有的社会现实还是导演的艺术创造,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难逃成为女性主义理论靶子的命运。如同朱丽亚-T伍德在她的《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中所表达的观点:媒体会影响我们对于性别运动的看法。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展现并影响着男女两性关系形象的发展,受众对女性社会性别的理解也会取决或受控于媒体对女
评小说《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
作者:
黄蓓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数名
玛格丽特
《乱世佳人》
爱情故事
女性命运
美国南方
女性成长
斯佳丽
阿希
描述:
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之作是《乱世佳人》。小说讲述的是南方小姐斯佳丽的爱情故事,记录了美国南方最后的辉煌以及美国的南北战争对南方所造成的重创。1936年该书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勇敢而又坚强的数名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战争期间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斗争,在逆境当中顽强地生活,战争结束之后她们通过勤劳以及坚定经营自己的家庭。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爱恨分明,她坚强、勇敢、执
男权社会的“他者”——也谈《台北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爱萍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社会性别
“他者”
男权社会
《永远的尹雪艳》
女性角色
西方女性主义
白先勇
《台北人》
女性形象
描述:
男权社会的“他者”——也谈《台北人》中的女性形象
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作者:
孙中欣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歧视
电视广告
性别文化
社会性别角色
公共领域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
性别研究
描述:
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 ,似乎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了。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 :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介入妇女研究领域 ,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范畴来审视今天的大众传媒 ,便是这篇论文的缘起。一、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意义上对社会性别和大众传媒的相关理论理解 ,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国本土的传媒与社会性别互动状况。研究方法主要对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文献分析 ,并结合笔者对大众传媒的大量现实观察和分析。“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 ,已经日益成为女性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
作者:
玛卓莉·米勒
叶舒宪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社会性别
性别化
多元文化主义
女性主义者
后现代批判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美国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