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探析
作者: 缪宏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小说   第一炉香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世界   叛逆者   女性人物形象   女性心理   《金锁记》   小说作家  
描述: 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各有特色,结局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四种女性人物形象,并对其性格和心理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张爱玲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女性主义小说作家代表,她以独特的视角和心理体悟为基础,通过对女性心理、情感、生活等的深刻把握,为其小说构筑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女性世界,赋子了中国式女性主义小说独特意义。如果从女性主义文学维度,分析张爱
《觉醒》中三种不同的反父权制策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觉醒   丈夫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人物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经典作家,其小说《觉醒》也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据EmilyToth对凯特·肖邦的传记记载,肖邦于1850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的圣·路伊斯州,家中排行第三。五岁那年,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从那以后,肖邦就和全部守寡的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
读三本女作家新作
作者: 丹晨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心理成长   女性主义文学   描写   文化内涵   私人生活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完全是偶然,有三位女作家的新作同时出现在我的案头,都是精彩动人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在埋头啃完了三块砖头以后,也就有了一点小小的感触。这三部长篇是陈染的《私人生活》,马瑞芳的《天眼》,王旭烽的《南方有嘉木》。它们的共同处都是女性作家的创作,都把女性人物作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进行描写。《私人生活》着意表现主人公倪拗拗生理、心理成长中的体验、思索和寻求。《天眼》中的南琦是光彩耀目的才女,使学界很多男性黯然失色。《南方有嘉木》中的林藕初、沈绿爱敢说敢做,敢爱敢恨,富有生命活力,
台湾的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陈辽   来源: 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运动   台湾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婚姻自主   女权主义   女性学   身体自主   经济自主  
描述: 伴随着世界妇女运动,女性主义(feminism)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潮,从1792年英国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出版《女权拥护论》(以前feminism译为女权主义)算起,已有200年的历史。如今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女性学的研究机构,流派纷呈,渐成显学。这般思潮约于本世纪70年代被引进到了台湾,立即得到响应,而逐渐形成台湾的女性主义潮流。台湾的女性主义潮流有二,一是温和的女性
中韩女性文学的对比研究
作者: 金姗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语言   主流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中韩   艺术表现方式   文学叙事   性爱描写   朴婉绪   女性地位   文化环境  
描述: 由于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中韩两国的文学自古以来就一衣带水,相互影响,而随着女性地位及女性意识的发展,中韩两国的女性文学都以各自民族属性的感觉和视角关注着中韩两国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各自的作用。纵观中韩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而通过两国女性文学之间的分析和比较,对于了解两国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艺术表现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女性文学学科的历程标志
作者: 施军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女性   女性主义文学   标志意义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中国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历史   林丹  
描述: 乔以钢、林丹娅主编的《女性文学教程》在中国的女性文学这一新兴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性的标志意义,它标志着这一新兴学科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正式出场。作为第一部列入
简析《自己的一间屋子》的女性文学观
作者: 郭丽丽   史翠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传世之作   意识流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湖畔派诗人   文学传统   双性同体   奥斯汀   女性写作   文学评论家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她的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既为她赢得了广泛的称誉,也使她饱受非议。她在八十多年前根据自己在剑桥大学某女子学院所做的演讲而创作的《自己的一间屋子》是女性主义文学的传世之作。本文将在细读这部缘起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文学”
作者: 赵洪霞   程革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性别   中国女性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写作   女性主体性  
描述: 一文学是人学。而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父权制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中,并不存在一个标志着以独立的人的身份在社会的位置上出现的"女性"。"女性"这个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而从"女性"的性别出发来定义文学是不妥的。看似尊重女性,把关于女性性别的文学与男性文学
鲁迅文学院系列学术研讨会(四):“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研讨纪要
作者: 郭艳   宋明珠   海嫫   朝颜   沙玉蓉   左小词   青鹤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职业女性   女性个体   文学世界   主体性建构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女权主义者   萧红   感情生活  
描述: 主题:成为自己依然比什么都重要——关于当下女性及女性文学时间:2016年6月19日地点:鲁迅文学院二层会议室郭艳:今天是一个关于女性和女性文学的沙龙。对于当下的中国女性来说,自身性别的主体性和作为现代个人的主体性,都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一个难以清晰表达的状态。"良家"被"五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启蒙所解构
二十世纪台湾女性文学创作边缘视野观
作者: 彭燕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台湾文坛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创作   知识女性   二十世纪   台湾女性文学   台湾社会  
描述: 一二十世纪中叶,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同情、爱、坚忍、与包容的品性来着重反映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苦闷、哀怨、彷徨、抗争,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富有特色的女性文学已逐渐占
< 1 2 3 ... 9 10 11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