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现状研究
-
作者:
邓利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巨大影响
女性作家
新时期
文学作品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简·爱
英国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引言19世纪以来,西方女权运动不断高涨,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作为女性群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影响力与声势的拓展为全球文学体系带来了一股巨大的旋风。许多研究学者称其为结构主义后期的解构批判的组成部分,并且预言它将成为新时期的主流批判学派之一。然而女性主义文学在这个领域更是达到了高潮,不但出现了大批的杰出女性作家,并且她们将
-
是女性主义创作吗
-
作者:
杨春雪
朱丹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迟子建小说
女权主义者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书写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思想资源、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女性主义创作和批评的横向移植。在中国,由于缺乏女性主义创作和批评产生的土壤,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当然会受到中国特色的文学环境和作家独特的创作心态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它也确实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很多女性作家创作表露出来的观念、思想、艺术风格和话语意识都已经构成了世界女性主义的一个独特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女性作家的创作就更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迟子建的文学创作也被纳入了这个批评视野,但具体考察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特点,考察迟子
-
《到灯塔去》:女性、自我与生命归属
-
作者:
李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文学
伍尔芙
女性主义者
文学理论家
当代女性主义
玛丽
伊格尔顿
拉姆齐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她在作品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审视和阐明现实生活。伍尔芙在作品中所塑造出许多个性鲜明、生动可感的女性形象,并对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等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使其作品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和经典的文学研究范本。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玛丽·伊格尔顿曾指出,伍尔芙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
毁灭与重生的象征:韩立东《南屯女人》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丙珍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主体
农村女性
性别化
后殖民
女性主义解读
中国当代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寻找自我
李树
-
描述:
韩立东是一位大兴安岭地域作家,女性是其小说的重要表现题材。2010年2月,《南屯女人》发表于《岁月》,小说以南屯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之间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以这个家庭三个季节的变化为叙述背景,围绕着娟子、李树生和赵铁胜之间的关系,塑造了从野性、认命、屈从到反抗传统、争取独立、追求自由与确认自我的中国农村女性形象,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具有觉醒意识的农村女性的心理变化。《南屯女人》是地域女性主义文
-
读亦舒,浅谈女性文学
-
作者:
王珑廷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文学作品
亦舒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意识
传统文学
-
描述:
以前,很少有以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通常把与世抗辩作为一种写作姿态,那种与世抗辩的姿态也改变了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中的缺席地位,而"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评论界出现于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大量使用.
-
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
-
作者:
徐成淼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新时期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女性意识的加强,女性文学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繁荣,显示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鲜明色彩和时代力度。女性文学的繁荣,往往同女权主义思潮密切相关;五四时期是这样,当代新时期文学也是这样。
-
台湾文学中的“新女性”角色设计
-
作者:
朱双一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设计
女主角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化
“新女性”
长篇小说
传统女性
台湾文学
男权主义
-
描述:
寻求妇女解放之途,不仅需要“破”——揭露、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打破数千年来妇女头上的枷锁,而且需要“立”——造就有别于旧传统的女性人格,树立新的女性形象.这种“新女性”的角色设计,至少可有如下三种类型:
-
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
-
作者:
严明
樊琪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法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
跨文化
男女平等
文学创作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
-
新女性主义和台湾女性文学
-
作者:
何笑梅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女性受教育程度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
台湾女性文学
男权主义
-
描述:
(一) 70年代初,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转型,为台湾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新女性运动的兴起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而当时西方激进的女权运动,尤其是1970年美国爆发的大规模妇女解放运动,也对台湾妇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台湾新女性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致路德维希·库格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提高,妇女获得了
-
性别角色的盲区
-
作者:
孙绍先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
生理条件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文学
生理性别
女性角色
性别分工
中国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文化性
-
描述:
人们在考虑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时,往往把人的生理性别与文化性别混为一谈,以为人的文化性别现象是自然地附着在生理性别基础之上。其实,文化性别与生理性别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性别歧视严重的时代,文化性别基本上是由文化教条——法律的和习俗的构成的(参阅拙著《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例如“三从四德”。 人的生理性别是基本恒定的,人类学家证实,人的遗传特征的明显改变;大约需要5万年的时间;而人的文化性别则依时代与民族的不同相距甚远。显而易见,今天的中国女性形象,与100年前相比,共同之处很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