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226 条
-
刘思谦、戴锦华女性主义批评比较研究
-
作者:
曹小伟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思谦
女性主义批评
比较研究
戴锦华
-
描述:
刘思谦、戴锦华作为分别出生于20世纪30、50年代,并各自活动于河南、北京的两代批评家,在各自时代都起到了引导女性主义批评的作用,沿着她们的批评路径可以窥探出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轨迹。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她们的女性主义批评进行归纳、比较,第一章主要是对她们理论接受、运用情况的不同进行展现,从而看出她们对女性主义、女性文学及“姐妹情谊”的不同见解及缘由,同时给出笔者的观点。第二章则从她们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态度及主导思想的不同入手,呈现她们不同的女性主义批评路径,尤其对批评过程中刘思谦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戴锦华
-
浅析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
-
作者:
叶珣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生死疲劳》
女性主义批评
局限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借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及其相关理论,详细分析《生死疲劳》中西门白氏、迎春、吴秋香、黄合作、庞春苗、庞抗美、黄互助这几个女性人物形象,以此来说明,在作者男权话语书写的背景下,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浅析叶祥添笔下的封建社会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秀丽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叶祥添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了华裔作家叶祥添的小说《山光》《龙门》《龙翼》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将她们分为固守传统的和超越传统的两类,认为超越传统的凯西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的代表。叶祥添塑造凯西娅形象,为女性的解放指出了一条新路。
-
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慎丹丹
来源:
上海商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与梦幻
女性主义批评
波特
女性形象
自我身份寻找
-
描述:
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笔下几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女性主义研究,笔者尝试证实波特作为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同时确定她在女性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她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技巧,本文将重点对波特的女性题材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加以阐述。她的女性主题包括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现实世界中的幻想、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他者形象进行反抗,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的探索等。
-
从《榆树下的欲望》探讨尤金·奥尼尔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
作者:
张媛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女性主义视角
《榆树下的欲望》
女性主义批评
人文关怀
-
描述:
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总是处于依附男性的境地,这在女性主义觉醒的今天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奥尼尔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或罪恶或神经质或疯狂极端,因此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是反女性的,可是细观奥尼尔的剧作,读者和观众不难发现他对女性的细腻关怀。从女权批评的角度入手,对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爱碧的女性形象展开分析,以期从新的视觉展示奥尼尔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并给出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现代解读。这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女性观
-
作者:
许英玉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观
苔丝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思想
-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哈代打破了英国主流文学将男性作为创作主题,把女性作为附庸角色的模式,对推动女性形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入手,分析苔丝的反抗意识,阐释男权思想影响下哈代的女性观。
-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
-
作者:
尹心灵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附属地位
父权社会
真实个性
女性主义批评
社会现实
-
描述:
《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自问世以来引起很大的反响,不同的读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该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进行分析,结合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该文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米蒂夫人和米蒂的对话来展示出米蒂夫人的个性以及其在故事中的地位。同时从米蒂对其夫人的态度也展现出了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米蒂夫人在表面上占统治地位,虽然在生活中是丈夫的依靠,然而她却没有得到丈夫应有的温存,外表强悍的米蒂夫人内心是非常脆弱和孤独的。
-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格林童话》
-
作者:
余剑虹
刘峰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缺席”的父亲
格林童话
女性主义批评
美满结局
-
描述:
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格林童话中母亲形象的塑造、缺席的父亲与在场的母亲,以及永久幸福美满的结局这三个方面着手,对格林童话进行新的解读以揭示:这一在男权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对两性权利与地位的表述和美好结局的设置这两方面,实质上都表达了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传达了男权文化视野中所规约的女性形象。
-
对勃朗宁的《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刘笛
来源: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我的前公爵夫人
波菲利雅的情人
女性主义批评
压抑
-
描述:
罗伯特·勃朗宁的诗歌创作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戏剧独白这一技巧的使用更是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诗人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乐观向上、坚信正义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同时刻画了很多典型的女性形象。他的两首颇具代表性的诗歌《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并流芳百世。这两首诗歌有很多共同之处。本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详尽分析,从而表现出勃朗宁对生活在当时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的同情和支持——她们在思想上和身体上被禁锢,受到压抑,可是并没有因此自我放弃,相反,她们以自己的方式在男权社
-
《蝇王》女性主义批评的新思考
-
作者:
王勣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女性主义批评
回顾
《蝇王》
新思考
-
描述:
威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激烈争论,其中小说女性缺场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传统女性主义批评视之为男性主义经典,戈尔丁被冠以男性至上主义者。但是,从《蝇王》的立意构思、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写作特征,以及从戈尔丁的家庭背景和他其余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进行新的思考,可知情况并非如此。
<
1
2
3
...
8
9
10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