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刘思谦的学术道路
作者: 李仰智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思谦   学术思想   人文主义   文学研究  
描述: 刘思谦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尤其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影响广泛。近年来,她在进行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专题研究的同时,主要从事文学研究方法论探讨,引起学界较大关注和反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稳健通达的学术之路。纵观刘思谦先生的学术思想,在当前学术语境下,她对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深入探讨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尤显弥足珍贵。
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的发现与深化——刘思谦 “人学”理论建构评介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思谦   人学   人文主义  
描述: 刘思谦的文学研究,始终围绕着“人学”展开。其早期的文学评论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的文学观,中期则以女性人文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梳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脉络,近年来她进一步指出人文主义在实践上必须是个体主义的。人、女人、个人,构成了刘思谦文学研究理论进路的三个阶段,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地位,也反映了我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文学色彩的辨认——刘思谦学术道路初探
作者: 韩爱平   来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思谦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刘思谦曾经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而蜚声文坛,被称为“中国当代五位杰出的女性评论家之一”。年近花甲,她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从事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代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刘思谦、戴锦华女性主义批评比较研究
作者: 曹小伟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思谦   女性主义批评   比较研究   戴锦华  
描述: 刘思谦、戴锦华作为分别出生于20世纪30、50年代,并各自活动于河南、北京的两代批评家,在各自时代都起到了引导女性主义批评的作用,沿着她们的批评路径可以窥探出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轨迹。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她们的女性主义批评进行归纳、比较,第一章主要是对她们理论接受、运用情况的不同进行展现,从而看出她们对女性主义、女性文学及“姐妹情谊”的不同见解及缘由,同时给出笔者的观点。第二章则从她们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态度及主导思想的不同入手,呈现她们不同的女性主义批评路径,尤其对批评过程中刘思谦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戴锦华
个体生命日常存在的诗情——读随笔集《女人的船和岸》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思谦   随笔集   女性研究   女性文学   《女人的船和岸》  
描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当集团间相互对抗的激烈的政治革命时代成为过去,当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经济建设时代已经成为现实,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期,人的生存、存在价值也因之正在面临着重新的审视。在这样的一种重新审视中,我们渴望着生命的绿色给我们以心灵的滋润,希求着突破“失语”,在言语的交流中渐入生存、存在的“澄明”。在这样的渴望与希求中,我与河北教育出
刘思谦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张洁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思谦   女性主义批评   形成背景   批评的内容和特点   理论的建构  
描述: 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迅速发展起来,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分支应运而生,随后产生了一大批女性主义批评家,其中刘思谦以自己对女性主义批评的独特见解和批评方式在女性主义批评领域独树一帜。刘思谦既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又是一位理性谦逊的当代批评家。本文在现有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刘思谦女性主义批评进行梳理和探究,运用文本调查和社会学分析方法更深入地了解她的批评特点和思想理论基础,全面把握她的批评特色,使女性主义批评的道路更好地发展。刘思谦虽然受到了女性主义研究者广泛的关注,但还没有单独
回眸五四 观照现实
作者: 高从云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思谦   性别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张文娟   女性主义批评   五四文学   女性文化   性别研究   戴锦华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们从性别文化视角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代表性著作包括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刘思谦的《“娜拉”言说》、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李玲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别意识》、刘传霞的《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王绯的《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等等,这些著作初步建构起女性文学批评体系,功莫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