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226 条
-
女性自我身份的实现
-
作者:
李珊珊
来源:
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拉.凯瑟
女性主义批评
安东尼亚
女性自我身份
-
描述:
文学传统历史充斥着以男性文本及经历为基础的文学标准,女性作品受到排斥或被认为毫无价值。相应的,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经常受到歪曲。鉴于此困境,女性主义者致力于挖掘被传统文学史淹没的女作者及作品以建构女性自己的文学。在被重新发掘的女作者中,威拉.凯瑟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尼亚》进行分析。父权制社会下,传统对女性期望所扮演的角色是男性发泄性欲的对象或贤妻良母,这两种类型在小说中都有体现。在此影响下成长的安东尼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父权观念的顺从,这种
-
女性与《哈姆雷特》批评史
-
作者:
黄立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支配的价值评价体系
《哈姆雷特》批评史
女性主义批评
妇女批评学
-
描述: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不仅是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最多的戏剧,也是被评论和改编最多的文本。千差万别的《哈姆雷特》批评史(简称哈评史,下同)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哈评史进行分析研究。
在男性书写的哈评史中,女性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一方面,女性形象批评这一领域在哈评史中长期处于从属的地位。对于《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研究往往以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作为绝对的中心,关于《哈》剧中的两位女性奥菲丽亚和葛楚德的讨论也往往围绕哈姆雷特进行。另一方面,女性批评在哈评史中的贡
-
中学文学课教学与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黄宝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学课教学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女性学生受到的传统性别角色以及由性别歧视教育造成的不利处境,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学校教育和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把这一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引言中列举了国家和教育部门对这一问题的要求和国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作为整个论述的一种参照;文章的第一部分概括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忽视性别的弊端,指出教师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由于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使用的是男权意识形态规范下的语言系统,采用的是男权文
-
女性视角下的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油炸绿番茄》与《空镜子》
-
作者:
肖菲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分析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美国女作家范妮·弗拉格的小说《油炸绿番茄》与中国女作家万方的《空镜子》,在她们各自的国度里都得到了读者的热情赞誉与广泛的影响,她们的创作都从自身女性的角度表现出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关注。本文选取这两部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尝试以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立足点,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个性特征以及她们各自遭遇的异同,挖掘东西方女性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和觉醒,探究社会认同度对女性写作的影响。通过这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对比,我们发现,西方现代文化传统给予了女作家范妮更多张扬的空间,使
-
沉重负累下的自由之魂:对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分析
-
作者:
张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贵妇画像》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
描述:
伊莎贝尔·阿切尔,《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出色的女性形象,自小说出版之日起就引起了批评家们和公众的极大兴趣。亨利·詹姆斯似乎旨在塑造一个“新女性”,她常被贴上独立、自主的标签。但在小说中,她实际上充当的是物的角色,被人观赏,收藏,成为被图谋的对象。作者企图调和她作为物和有意识的主体这两种存在形式之间的矛盾,但他失败了。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和欧洲社会仍然是男性占统治地位,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机会甚少,对一个深受男权意识和道德准则影响的女性就更是这样。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
-
《到灯塔去》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文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的高涨,女性主义批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并发展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尽管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对于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各有说法,她们的批评方法中存在的共同特征却证实了她们的女性主义立场:例如,她们认为女性作为一个集体受到男性集体的压制,因此她们在文学批评中涉及了政治;她们的批评旨在唤醒女性读者与女性作者,使她们意识到在一个长期由男权意识主宰的社会中女性的劣势和从属地位等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着重研究男性作者笔下的妇女形象,意在揭示文学作品中妇女受压制的地位和被男性扭
-
当代中韩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
陈铉美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性别批评
女性写作
双重角色
-
描述:
本文重点关注中韩两国20世纪80——90年代女性小说的比较研究课题。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文学以时代背景为梳理框架,对80——90年代的女性小说则采取主题比较研究的方式。性别批评因特别关注社会文化问题而被认作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本文写作的理论背景与此有直接关系。性别批评在内容与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颠覆,波及文学活动各领域,它从性别角度切入文本,对作品形象、阅读接受、写作策略等文学整体流程各阶段进行重新审视。本文运用的主要批评思路是“性别批评”,主要视角是比较文学的批评方法,兼及人类文化学批评、原型批评
-
女性身份的探索--爱丽丝·门罗《你以为你是谁?》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丽丝·门罗
女性身份
《你以为你是谁?》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爱丽丝·门罗是当代加拿大杰出的女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本论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研究视角,对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女性身份主题进行分析。论文对小说塑造的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物进行了解读。出生于贫民阶层的家庭妇女弗洛,为家庭和孩子奉献一生,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合格的母亲,却没有自我意识,在父权社会中失去了自我;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亨肖博士认为女性可以突破家庭桎梏,追求自由,亨肖博士事业有成,性格强势,以独身妇女的形象坚决捍卫女性身份,不
-
对《愚人船》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孙贻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凯瑟琳·安·波特
《愚人船》
-
描述:
《愚人船》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出色的文学家——凯瑟琳·安·波特(1890-1980)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提到这部作品时,评论家多倾向于对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写作技巧进行探讨,忽略了该作品更深刻的关于女权运动低落时期女性现状和广大妇女女性意识悄然酝酿,准备再次挣脱父权社会束缚的内涵。本文借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女性主义批评所取得出的某些结论,结合当时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愚人船》作一解读,力求揭示该小说在展现女性意识、张扬女性文化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同时引起广大读者对波特
-
走向中心: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
作者:
马睿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文化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抗拒型读者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批评理论之一。它既是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它既是父权文化的产物,又是妇女运动的成果。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从边缘走向了中心,这一趋势一方面体现在文化思想的演变之中;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女性主义批评自身在方法论和文学实践上的发展和完善。这也是本文最初设置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两个部分的原因。
<
1
2
3
...
7
8
9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