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111 条
-
女性自我身份的实现
-
作者:
李珊珊
来源:
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拉.凯瑟
女性主义批评
安东尼亚
女性自我身份
-
描述:
文学传统历史充斥着以男性文本及经历为基础的文学标准,女性作品受到排斥或被认为毫无价值。相应的,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经常受到歪曲。鉴于此困境,女性主义者致力于挖掘被传统文学史淹没的女作者及作品以建构女性自己的文学。在被重新发掘的女作者中,威拉.凯瑟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尼亚》进行分析。父权制社会下,传统对女性期望所扮演的角色是男性发泄性欲的对象或贤妻良母,这两种类型在小说中都有体现。在此影响下成长的安东尼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父权观念的顺从,这种
-
女性与《哈姆雷特》批评史
-
作者:
黄立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支配的价值评价体系
《哈姆雷特》批评史
女性主义批评
妇女批评学
-
描述: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不仅是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最多的戏剧,也是被评论和改编最多的文本。千差万别的《哈姆雷特》批评史(简称哈评史,下同)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哈评史进行分析研究。
在男性书写的哈评史中,女性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一方面,女性形象批评这一领域在哈评史中长期处于从属的地位。对于《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研究往往以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作为绝对的中心,关于《哈》剧中的两位女性奥菲丽亚和葛楚德的讨论也往往围绕哈姆雷特进行。另一方面,女性批评在哈评史中的贡
-
中学文学课教学与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黄宝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学课教学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女性学生受到的传统性别角色以及由性别歧视教育造成的不利处境,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学校教育和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把这一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引言中列举了国家和教育部门对这一问题的要求和国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作为整个论述的一种参照;文章的第一部分概括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忽视性别的弊端,指出教师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由于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使用的是男权意识形态规范下的语言系统,采用的是男权文
-
女性视角下的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油炸绿番茄》与《空镜子》
-
作者:
肖菲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分析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美国女作家范妮·弗拉格的小说《油炸绿番茄》与中国女作家万方的《空镜子》,在她们各自的国度里都得到了读者的热情赞誉与广泛的影响,她们的创作都从自身女性的角度表现出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关注。本文选取这两部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尝试以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立足点,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个性特征以及她们各自遭遇的异同,挖掘东西方女性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和觉醒,探究社会认同度对女性写作的影响。通过这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对比,我们发现,西方现代文化传统给予了女作家范妮更多张扬的空间,使
-
沉重负累下的自由之魂:对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分析
-
作者:
张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贵妇画像》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
描述:
伊莎贝尔·阿切尔,《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出色的女性形象,自小说出版之日起就引起了批评家们和公众的极大兴趣。亨利·詹姆斯似乎旨在塑造一个“新女性”,她常被贴上独立、自主的标签。但在小说中,她实际上充当的是物的角色,被人观赏,收藏,成为被图谋的对象。作者企图调和她作为物和有意识的主体这两种存在形式之间的矛盾,但他失败了。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和欧洲社会仍然是男性占统治地位,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机会甚少,对一个深受男权意识和道德准则影响的女性就更是这样。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
-
《到灯塔去》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文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的高涨,女性主义批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并发展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尽管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对于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各有说法,她们的批评方法中存在的共同特征却证实了她们的女性主义立场:例如,她们认为女性作为一个集体受到男性集体的压制,因此她们在文学批评中涉及了政治;她们的批评旨在唤醒女性读者与女性作者,使她们意识到在一个长期由男权意识主宰的社会中女性的劣势和从属地位等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着重研究男性作者笔下的妇女形象,意在揭示文学作品中妇女受压制的地位和被男性扭
-
当代中韩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
陈铉美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性别批评
女性写作
双重角色
-
描述:
本文重点关注中韩两国20世纪80——90年代女性小说的比较研究课题。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文学以时代背景为梳理框架,对80——90年代的女性小说则采取主题比较研究的方式。性别批评因特别关注社会文化问题而被认作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本文写作的理论背景与此有直接关系。性别批评在内容与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颠覆,波及文学活动各领域,它从性别角度切入文本,对作品形象、阅读接受、写作策略等文学整体流程各阶段进行重新审视。本文运用的主要批评思路是“性别批评”,主要视角是比较文学的批评方法,兼及人类文化学批评、原型批评
-
浅析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
-
作者:
叶珣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生死疲劳》
女性主义批评
局限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借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及其相关理论,详细分析《生死疲劳》中西门白氏、迎春、吴秋香、黄合作、庞春苗、庞抗美、黄互助这几个女性人物形象,以此来说明,在作者男权话语书写的背景下,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浅析叶祥添笔下的封建社会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秀丽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叶祥添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了华裔作家叶祥添的小说《山光》《龙门》《龙翼》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将她们分为固守传统的和超越传统的两类,认为超越传统的凯西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的代表。叶祥添塑造凯西娅形象,为女性的解放指出了一条新路。
-
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慎丹丹
来源:
上海商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与梦幻
女性主义批评
波特
女性形象
自我身份寻找
-
描述:
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笔下几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女性主义研究,笔者尝试证实波特作为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同时确定她在女性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她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技巧,本文将重点对波特的女性题材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加以阐述。她的女性主题包括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现实世界中的幻想、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他者形象进行反抗,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的探索等。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