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论以色列女性文学
-
作者:
徐新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希伯来文学
集体意识
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的自我意识
犹太民族
-
描述:
论以色列女性文学徐新很难想象,以色列文坛若是没有德沃拉·巴农、李·戈尔德伯格、拉结、那胡迪特·亨德尔、阿玛莉亚·卡哈娜一卡蒙、达丽亚·拉维科维奇、哈娜·巴脊萨哈尔、奥莱·卡斯特尔一布鲁姆、玛娅·本杰娜诺等为代表的女作家群体会是什么样一番景象。这些尤如...
-
论茅盾与女性文学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评论
中国女性文学
茅盾
《遥远的爱》
萧红
现代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呼兰河传》
-
描述:
在现代作家中,茅盾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塑造了“时代女性”美的群像,丰富了现代女性文学的园地,而且对女作家的创作给予极大关注,并予以精当的评论。他论冰心,论庐隐,。论丁玲,论萧红,论郁茹,体现了茅盾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休戚相关之情,也使人们看到了女性文学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轨迹。
-
现代女性意识的倾斜与补偿:概论战时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本体
女作家
《结婚十年》
现代女性意识
女性人生
中国女性文学
丁玲
“五四”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在抵御外侮、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实际上由以丁玲和张爱玲各为代表的两翼女作家及其创作构成。丁玲一翼在客观上成为主流。木文通过宏观审视这两翼女作家及其创作,概述了在战时背景
-
澳门现代女性文学略论
-
作者:
廖子馨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门文化
澳门文学
女性作家
八十年代
女作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一、“澳门女性文学”概念的界定大体上,澳门的现代文学历程是与中国同时期的文学发展同步伐的,不过,澳门文学创作的进展,从旧而新的变化过程甚为缓慢,内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力对澳门文学更新的推动是缓速渐进的.澳门文学作品有较详细文献可查的,即从明末清初始,但也有人自称收集到数篇元朝时候的作品,相信澳门文学的始源将更为长远.不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前的澳门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文言诗文创作;“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学,对澳文化界先进人士具有思想促进的作用,但具体创作作裁仍是古体诗文,或者是一种半文育半白话,甚或
-
从莎菲到杜晚香——女性文学视界中的丁玲小说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内审意识
女作家
莎菲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丁玲
女性文学
审美形态
《杜晚香》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二十年代末,上海某杂志要出版女作家专号,向丁玲约稿,丁玲拒绝道;“我卖稿子,不卖‘女’字。”不管作家的意愿如何,“女性文学”接纳了丁玲的创作。判定作品是否属于“女性文学”,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女性
-
台湾新女性主义的高扬:谈《女强人》中女性意识的特质
-
作者:
温潘亚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强人
女性自我
传统女性
长篇小说
男性视角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尺,它既受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又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趣衍进而不断充实发展。台湾八十年代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朱秀娟,在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中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它既不囿于女性文学“寻找男人”或“雄化女人”的框架,又跳出“阴柔美”的男性视角,不弱化女注,既有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又努力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与升华,体现也对传统女性意识的淡化和对新女性生义的高扬。
-
台湾新女性主义的高扬:谈《女强人》中女性意识的特质
-
作者:
温潘亚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男性文学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强人
女性自我
长篇小说
男性视角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尺,它既受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又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衍进而不断充实发展。台湾八十年代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朱秀娟,在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中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它既不囿于女性文学“寻找男人”或“雄化女人”的框架,又跳出“阴柔美”的男性视角,不弱化女性;既有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又努力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与升华,体现出对传统女性意识的淡化和对新女性主义的高扬。
-
悄悄的行动: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的性爱意识
-
作者:
黄开发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女主人公
女性经验
女性小说
女作家
王安忆
父权制文化
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性爱意识
-
描述:
这里所说的女性小说指的是由女作家创作.真实地表达女性经验,带有明显的女性话语特征的小说本文。和80年代中期以前一样,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女性小说中性爱内容仍然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女性意识其它
-
“三军”并起拓新路──漫话海外华文文学(下)
-
作者:
潘亚暾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拓新
中国文学
女作家
作家学者化
欧美华文文学
华文作家
儒商作家
女性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
-
描述:
“三军”并起拓新路──漫话海外华文文学(下)
-
情与爱交织的温馨世界——台湾女性文学漫议
-
作者:
古继堂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女作家
萧丽红
乡土文学
现代主义
情与爱
陈若曦
台湾文学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台湾的女性文学是50年代初才起步的。从1920年到1949年的台湾新文学前期,由于日本人的残酷统治,不仅剥夺了女性的人权,而且也剥夺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那时台湾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一种文盲状态。极少数有知识的女性,由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