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来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教育研究  
描述: 成为普遍诉求的今天,教育研究有必要借鉴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重塑教育知识当中人的形象、反思教育学学科性质和传统教育观念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最后,本文就如何体现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对“知识女性角色困惑论”的反思
作者: 黄慧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角色困惑论   知识女性  
描述: 近几年在妇女学学术界,“知识女性(或称职业女性)多重角色困惑论”被炒得滚热,俯拾即是。笔者在对诸多女博导、女教授采访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反思。认为“困惑”为一部分知识女性主体意识初始觉醒但尚未
职业女性角色健康研究初探
作者: 谭卫华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角色健康   反思  
描述: 职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她们的状况预示着妇女发展的未来,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尝试从职业女性研究的背景出发,用社会学的视角,从传统社会化模式、转型期价值冲突、社会交换、社会发展成本转嫁等几个方面剖析职业女性角色的缺失原因。
在实践和反思中探索前行——近20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简论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实践   女性文学   性别研究  
描述: 获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此过程中,研究者结合中国实际汲取和借鉴女性主义以及多种理论资源,在实现文学学科专业功能的同时推进性别平等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面对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自觉的反思和艰辛的探寻仍在继续。
误区与出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反思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误区   女性文学   出路  
描述: 本文从“房间”和“他人的酒杯”两个核心意象出发,探讨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的误区与出路。由于闭锁性“房间”的个人化写作的局限,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出现了身体经验的沉迷与放纵、私人景观的封闭与模式化、底层世界的漠视与缺失等写作误区;走出误区的关键是敞开门户,寻求个人与外部世界链接的多种路径。“他人的酒杯”的异域性以及横向移植生成的话语迷雾,使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呈现出诸多盲点和失误:理论资源确定上的单一视域和碎片拼贴、研究对象选择上的狭隘视野与女性经验文本的偏爱、批评方法运用上的单维向度与形式批评的忽视等;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
作者: 魏天无   魏天真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女性文学   本土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从女性意识觉醒的20世纪80年代,到走向成熟和繁盛的90年代,再到多元化的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既推动了女性文学研究和批评理论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观念和价值意识混乱,对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关注不够等问题。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应当立足于当下社会和文学发展的实际,将性别分析方法和批判锋芒拓展到其他文学文化现象及问题上去,建立自己的文学审美规范。
文学伦理的人性转换:“身体写作”之反思
作者: 张向荣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身体写作   伦理   反思  
描述: 的符号。然而,“身体写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有它积极的作用,亦存在非理性变异,某些时候它甚至将女性文学拽入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狂欢”的漩涡,成为与人性背道而驰的兽性温床,女性写作也由此迷失了方向。反思“身体写作”的滥觞对匡正女性文学的伦理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盘点之作——读常彬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作者: 李明珠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话语   批评   反思  
描述: 一部好的学术研究著作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贡献。常彬老师的作品《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作品在整体框架的建构、具体文本的细读以及评论判断的求实方面都颇具特色,使我们读之能清晰而准确地把握到1898—1949年间中国女性文学的话语流变历程。
“在路上:何处是归途?”——反思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写作
作者: 李娜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女性写作   性别视角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随着"五四"启蒙运动的到来登上中国历史文化舞台。大量作品对女性命运和社会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思考。本问通过一些文本的详细分析,力图阐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复杂性,从女性文学特殊的性别视角出发反思现代女性文学的多重性。
反思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恶母”形象
作者: 崔宗超   来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恶母形象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作者越来越彻底的解构,被一系列卑微、丑陋的恶母形象所代替。这一现象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危险性和可怕性。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一些女性作者对张爱玲以及西方女权主义者产生了误解,一致走入了盲目解构的泥沼。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