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世纪之交女性散文的心灵内蕴
作者: 张鹏   来源: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英琦   作家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散文   思想   家庭   作品   知识女性   心灵  
描述: 。由于思想个性的解放,封闭状态的突围和艺术视野的扩展,女性散文家取得了骄人的创作实绩。透过女性散文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世纪之交女性散文的心灵内蕴。一、情感流露的心灵独白爱情、亲情、友情、家庭一直是
四十年前的月亮——张爱玲《传奇》对现代女性文学的贡献
作者: 李缨   来源: 零陵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奇》   张爱玲   人性   女性意识   四十年代   婚姻   作品   现代女性文学   七巧   女性传统  
描述: 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这是张爱玲《金琐记》中一段著名的话.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上一位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崛起于上海成为孤岛,沦陷已成定局后的上海文坛,其作品宛如未经清扫的战争废墟上长出
中国第二届女诗人作品研讨会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绿风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新世纪   研讨会   女诗人   广东省   女性诗歌   作品   女性文学   评论家   现状与发展  
描述: 为检阅新世纪女诗人的创作实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女性诗歌的发展,“五月清新·中国第二届女诗人作品研讨会”5月20日至23日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的女诗人及女性文学评论家70余人聚首清新,就女性诗歌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热烈的对话。
探索黑人女性文学的“蓝眼睛”
作者: 胡周   来源: 大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眼睛   黑人女作家   托妮·莫里森   鞋子   美国俄亥俄州   扫描   作品   女性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尽管她认为作家笔下的作品,犹如脚上的鞋子必须合脚而舒适,她却一直以自己那双"蓝眼睛"扫描着黑人生活特别是黑人女性生活的每一角落。托妮·莫里森,一位1931年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德恩镇的黑人女作家。也许从小便深切感觉到的家境的贫寒、社会的不公,使她一生争强好
苍茫如醉--说说女博士徐坤
作者: 顾艳   来源: 作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爱情   小说世界   知识分子   作品   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图书馆   学术研讨会   徐坤  
描述: 第一次见到徐坤,是在1998年9月北京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上。那时候她在会上代表获奖女作家发言。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一下把她与她的小说联系了起来。《白话》《先锋》(鸟粪)《遭遇爱情》,还有《沈阳啊沈阳》。徐坤总是用一支敏锐、犀利的笔,阐述她的思想。那时候,我们彼此还不认识。坐在我身旁的著名评论家陈骏涛先生说:"等一下,我给你们介绍。"陈老
也谈“女性文学”:与吴黛英等同志商榷
作者: 谭解文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男女作家   “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小题材   作品   小人物  
描述: 在新时期文坛上,“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提出来已有几年了,但接受这一概念的人似乎不多,愿意将自己的作品纳入这一范畴的作家更是极其有限。虽然有几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论证,但由于响应者寂寥,终不免显得有点寂寞。倘要探究个中原因,我想还得从这一概念本身来寻找。
女性众态写真与自我写真-论凌淑华、绿漪的文学创作
作者: 张文荣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凌淑华   女性自我   写真   作品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传统文化   五四   创作主体  
描述: 一、裂变与表现早在二十年代就已崭露头角并享有一定声誉的凌淑华、绿漪,以自己的作品融入整个女作家群“哀怜而又慈悲”的创作、将心灵的光投射在腥风血雨的中国大地、展现了她们从传统文化人裂变为现代文
试论性差制约下的创作活动
作者: 李继凯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创作活动   女作家   日本学者   男子   女性学   人类心灵   表现自我   作品  
描述: 性科学所说的性差,是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马克思曾把男子的心理誉为人类心灵的勇敢的一半,而把妇女心理誉为人类心灵美好的一半;也有学者称妇女心理是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不言而喻,男性心理则是另一个二分之一。对“一半”或“二分之一”之说也许不能作机械的理解,但由此确可以大致标示出两性的差异。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有了性差心理学以及女性学、男性学等专门学科。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这些学科的研究。不过迄今为止,人类对性差的研究尚处于创始阶段,对“性差”这一
西部文学作品中农村妇女婚姻观的嬗变
作者: 汤道榕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达城市   谋生手段   宏观角度   西部农村   西部文学   爱情观   农村妇女   作品   女性文学   婚姻观  
描述: 在近年来掀起的女性文学热中,探讨妇女婚姻爱情观的作品和评论不计其数。但是,其论者大都集中在知识妇女和发达城市妇女的探讨上。对于那些荒凉、贫困的西部农村的妇女婚姻爱情观的探讨,至今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拒绝文学主潮的苦恼及徘徊于传统现代之间的困惑:张冀雪小说创作透视
作者: 陈德宏   来源: 飞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文学主潮   小说创作   生存状态   新时期文学   先锋派   作品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寻根文学  
描述: 插队知青,无疑她具有这方面的生活积淀与体验,但其作品无论如何不能归入知青文学系列。作为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无疑
< 1 2 3 ... 15 16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