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作品】搜索到相关结果 182 条
-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 向警予
-
作者:
苏兴斌绘
来源: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连环画
中国
作品
现代
-
描述:
向警予同志,溆浦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里主要介绍她在1916年从长沙回溆浦创办一所男女合校的学校,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唤起民众,培养改造社会的人才,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一些事迹。
-
影响世界的100部女性文学名著
-
作者:
王晓英
杨靖
来源: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简介
作品
世界
-
描述:
世界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了作家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古往今来,世界名著影响了人类社会,影响了历史进程,同时也影响、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阅读世界名著,不仅能提高理论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领悟人生和获得智慧,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精选了影响世界的100部女性文学名著,多角度解读名著,引导你轻松、高效地掌握名著。
-
解读赛珍珠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徐宜莹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女权主义思想
作品
赛珍珠
-
描述:
在美国作者赛珍珠的笔下,中国旧中国妇女的形象被本真地,鲜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试图通过分析赛珍珠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解读赛珍珠的主要作品(例如《东风·西风》、《群芳亭》、《大地》)中的所体现出来的女权主义,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30年时期女性作家作品中抑郁色彩
-
作者:
王婧
卢梅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
抑郁色彩
作品
-
描述:
以中国现代文学30年中的典型女性作家如萧红、张爱玲、林徽因等典型作品中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性格,蕴含情感与作家本身经历来具体阐述分析抑郁色彩的体现与影响。从正面分析这种情绪在文学中起到的至关重要
-
论清代碧城仙馆女诗人群作品的传播
-
作者:
孙欣婷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碧城仙馆女诗人
传播
作品
-
描述:
碧城仙馆女诗人群体是以陈文述为中心的清代女性文学群体,其代表作品为陈文述所辑的《碧城仙馆女弟子诗》。另外,一些文学成就较高的女弟子也有自己的别集流传。碧城仙馆女诗人群体作品传播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她们作品的广泛流传更得力于男性文人的支持。
-
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作家作品特征研究
-
作者:
王玲
何泠静
来源:
萍乡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特征
美国加勒比海裔
作品
-
描述:
(Audre Lorde)、米歇尔·克里夫(Michelle Cliff)和朱莉娅·阿尔瓦雷斯(Julia Alvarez)等。本文拟结合美国加勒比海裔的历史和生存境况,分析这几位加勒比海裔女作家的作品特征,让读者对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文学特点有更深的了解。
-
张爱玲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写作之探析
-
作者:
唐志伟
来源: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写作
作品
-
描述:
继承张爱玲女性文学批评外部研究的传统,揭示张爱玲女性写作的独特表现:对女性内在的奴性意识的全面曝光。阐述张爱玲女性写作的意义:填补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空白,挖掘女性的自我价值。本文还将进一步对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做内部研究,探讨其富有女性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独特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对其写作的影响。
-
论沈从文笔下的男性
-
作者:
冯晓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希腊小庙
作品
男性
-
描述: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研究者众多,其笔下的男性因为形象不够鲜明而较少得到关注。笔者认真研读了沈从文的作品集后发现,沈从文笔下的男性数量远远多于女性,男性涉及的社会层面更为广泛,沈从文“用下层人民中保
-
对欧阳子作品的解读
-
作者:
潘亚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欧阳子
解读
作品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文坛,欧阳子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欧阳子的创作,将笔触深入到女人的心理层面。大多数作品书写了女人的隐秘经验与情感,尤其是被父权话语遮蔽、抑制着的幽僻之地——女性潜意识领域,其中充斥
-
福克纳女性情结探析
-
作者:
袁秀萍
张丽萍
来源:
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生平
女性情结
作品
矛盾
-
描述:
受南方传统思想影响,福克纳在世系作品中用毁灭的范式塑造了大多数女性人物,但作为一个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现代作家,他通过女人的悲剧,积极审视和批判美国南方社会,预言它的衰亡,同时积极寻找出路。据此,结合福克纳的生平和作品,审视福克纳矛盾的女性情结和女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