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侗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作者: 姚伦光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特色   东乡族   寻根   苦难   人物形象   小说   了一容  
描述: 了一容,这位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东乡族青年新秀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特色的写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写实为基础,以写短篇小说见长的了一容将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富有特色的西北风情融入小说,苍凉厚重的地域风貌、原汁原味的东乡文化、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都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去尕楞的路上》、《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和《手鞠你直到天亮》。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流浪作家,了一容独特的流浪经历赋予了小说标志性的流浪印记。在叙事上,了一容的小说承袭了西海固文学的苦难母题特征。穿越苦难,了一容特殊的身世和东乡族
东乡族作家了一容小说创作研究
作者: 聂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特色   东乡族   寻根   苦难   人物形象   小说   了一容  
描述: 了一容,这位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东乡族青年新秀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特色的写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写实为基础,以写短篇小说见长的了一容将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富有特色的西北风情融入小说,苍凉厚重的地域风貌、原汁原味的东乡文化、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都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去尕楞的路上》、《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和《手鞠你直到天亮》。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流浪作家,了一容独特的流浪经历赋予了小说标志性的流浪印记。在叙事上,了一容的小说承袭了西海固文学的苦难母题特征。穿越苦难,了一容特殊的身世和东乡族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人物形象
作者: 刘娟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自我   自由   追求者   人物形象  
描述: 备受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尤其是作品中对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彻底颠覆了维多利亚时期传统的女性形象,人物个性鲜明,实为描述英语女性觉醒和发展的佳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约翰
新世纪湖北作家底层写作浅探
作者: 谢琛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意识   底层写作   叙述模式   地域色彩   湖北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研究文本中出现的底层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分别是:农民与农民工形象系列、城市小市民形象系列、底层女性形象系列、基层
丁玲和姜敬爱小说的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比较
作者: 夏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女性意识   反抗意识   主题意识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他们都在近现代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通过对其各自时代最为切实的问题——人间问题的揭露和阐释形成了两国现代文学的高峰。本身作为女性的她们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小说中对她们的命运进行集中描写的同时试图为她们指明出路。 丁玲和姜敬爱互相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她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于人间问题,特别是女性问题进行了集中描述,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
属下能说话吗?--《灶神之妻》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江玉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谭恩美   《灶神之妻》   主题思想   美国华裔作家   人物形象  
描述: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在1989年问世以来,获得多个奖项,好评如潮。1991年,她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该书又一次轰动美国文坛,获得美国评论界和大众读者的欢迎,并进一步确立了谭恩美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灶神之妻》,指出第一代华裔妇女温妮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期处于“属下阶层”,受父权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无力为自己说话。而作为新一代华裔妇女的知识分子谭恩美有责任在主流文化中寻回被掩盖的声音,为她们发声。 这篇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中包
铃兰与黄玫瑰—对比研究小说的两位女主人公
作者: 解坤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英文小说   《纯真年代》   小说文学   作品评论   人物形象  
描述: 《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普利策奖获奖杰作,描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男权社会里女性的从属地位和悲惨命运。华顿在小说中刻画了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的两位女主人公,梅和埃伦,她们被认为是华顿所创的作品
沈从文与金裕贞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仲梅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小说   比较分析   创作手法   人物形象   金裕贞  
描述: 乡土小说就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是“侨寓”京城,远离乡土,先前有着丰富乡土生活经历的赤子。他们怀着对记忆中故土的依恋抑或难以适应都市生活的苦恼,无休止地沉浸于遥远而深沉的乡土之梦。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展现故乡的风土人情,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及难以抹去的怀旧乡愁。<br> 沈从文和金裕贞的乡土小说具有乡土小说的普遍特点,但又有别于启蒙主义一脉的乡土小说。对于沈从文和金裕贞来说,农村不是启蒙的对象,而是与他们的人生旅程和文
论约翰·契弗短篇小说中的人格失衡
作者: 邓彦东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短篇小说   个性形成   约翰·契弗   人物形象   人格失衡   异化理论  
描述: 约翰·契弗,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常被称为“郊区的契诃夫”。他擅长利用作品中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件来表现他们的情感困惑,尤其愿意描写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的风尚和道德状况。契弗在创作时,将现实主义的描写和现代主义心理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其作品的主题多是揭露现实生活中人们精神和情感上的空虚。 尽管国内外对契弗及其作品已有大量评论,本文试图借助荣格的无意识理论和弗洛姆关于资本主义的异化理论,来阐述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情感问题及他们人格失衡的根源。 本论文从契弗生活年代的历史、社会以及他的家庭背景
唐传奇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研究
作者: 朴松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聊斋志异   叙事   题材   人物形象   唐传奇  
描述: 、《聊斋志异》中相似相同的题材作了统计,然后进一步分析即使是相同的题材,二者的表现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第二部分是人物形象比较。首先将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共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作了说明,阐述了二者共同的人物形象
< 1 2 3 ... 35 36 37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