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曹植诗歌的两种形象及情感内涵
作者: 裴登峰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生命本源   中国文学史   曹植   诗歌创作   诗人自我形象   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情感内涵  
描述: 文学特别是诗歌是以真情实感为其生命本源。可以说诗歌没有情感或者情感不真就不具备生存的条件,且诗歌的本质特点又决定了它抒发情感要采取以象达意的形式。情具象而现,象因情而存。在对物象的具体描述中将抽象的情感展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由具体到抽象。园之在诗歌创作中物象与情感互为表里,相辅楣成。所以要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就必须依象见意。基于此,当我们行走在“建安之杰”曹植诗歌的艺术天地里时,就会看到许
读马明康《十二寡妇》札记
作者: 白崇人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经历   回族文化   食品厂   故事   历史与现实   长篇小说   寡妇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伊斯兰文化  
描述: 三月中旬,收到寄自云南沙甸的一个邮件,拆开后,见封皮为红白相间的一本厚厚的书。书名为《十二寡妇》,著者是马明康。以为是世面上流行的专以女性诱人的俗品,心中不免漾起一丝不快,便随手放置案头不读。今年的北京,气候反常,虽已暮春,但有时却寒风砭人。一天,窗外飘起冷雨,心中亦觉索然,信手拿起《十二寡妇》翻看。原来这是一部正经八板的长篇小说,情不自
从对象主体看《战国策》的人物表现
作者: 常昭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谋臣策士   先秦史   《战国策》   对象主体   《左传》   个人主义   人物表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春秋》  
描述: 文字一经产生,史籍就不同程度地表现人物。因此先秦文字记录的内容便渐次反映出人对自然以及对人本身关系的认识和发展。先秦诸子著作已表现出对人的关注和人的类意识的自觉。同样,先秦史书也越来越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所显现的精神道德方面的特点。《尚书》、《春秋》、《左传》、《国语》等对人物的表现随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加强。《战国策》则是先秦史籍中人物表现的汇集和高峰。
试论两个“尤三姐”形象
作者: 王琼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通行本   尤三姐   柳湘莲   尤二姐   曹雪芹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贾珍   脂评本  
描述: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一个出色的人物。在现行程高本《红楼梦》里,尤三姐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女子,而在曹雪芹脂评本中的尤三姐,在“改过守分”以前是一个“淫奔女”,这是“两个”不同的尤三姐。本文分析了原著中尤三姐的性格层面以及曹雪芹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所在,并与删改后的尤三姐作了比较。
《情人们和朋友们》的人格力量
作者: 项明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人格理想   政治   作家   小说创作   人格美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人格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年初,省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和我校现当代文学学科组联合召开了“胡尹强作品讨论会”,与会的作家、学者、评论家对胡尹强的新作《情人们和朋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是胡尹强小说创作新的突破。这里特刊发评论三篇,以飨读者。叶宗轼和王克俭的短评,系讨论会上发言片断,由作者整理成文。
苏曼殊爱情小说初探
作者: 李倩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爱情小说   悲惨世界   政治小说   资产阶级思想   苏曼殊   小说家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封建淑女  
描述: 苏曼殊(1884—1918)是中国近代文坛上名噪一时的诗人、小说家。他一生共留上七篇小说(包括一篇未完稿),其中写作于1903年的政治小说《惨世界》是在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其它六篇小说都是爱情小说,这些爱情小说
试论林纾的短篇小说
作者: 王萱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兰言》   林纾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水先生》   短篇小说   艺术特色   《董紫薇》  
描述: 试论林纾的短篇小说
草原的儿子与母亲:论《黑骏马》的人物形象
作者: 程绍雨   来源: 贵州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草原人   母亲   现代社会意识   张承志   《黑骏马》   女性形象   人生理想   人物形象   现代文明意识  
描述: 草原的儿子与母亲:论《黑骏马》的人物形象
佛教对传统八大藏戏中女性群像的影响及其客观效果
作者: 次仁央宗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戏   佛教教义   超拉   劳动妇女   半神半人   女性形象   女性群像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佛教思想  
描述: 藏族戏剧(简称“藏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形式,有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歌舞并茂、唱白相杂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为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几百年来,在藏族民间艺人的辛勤培育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世界屋脊,怒放于雪域高原。特刻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健步伐,藏戏走出雪域,走出中国,奏响了震撼世界的强音。藏族戏剧最先是从改编佛教经典开始的,从内容或题材看其目的是为了阐释佛教教义,劝人为善。因此,作品的母题几乎是一致的,无非是表现世事无常、人生苦海、皈依佛法等思想的故事。传统八大藏戏,除《文成公主})反
河州型“花儿”的优美
作者: 董克义   来源: 中州今古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的享受   美学价值   审美享受   河州   西北黄土高原   美学范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花儿”   白牡丹  
描述: 河州型“花儿”的优美
< 1 2 3 ... 55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