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
作者: 邓楠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极因素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狄更斯   妇女文学   十九世纪   乔治·艾略特   英国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觉醒  
描述: 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邓楠19世纪英国文学史,有一个令人感到特别震惊的现象:那就是女性作家辈出,一共产生了30多位有影响的著名的女作家,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女性文学繁荣。其中受到马克思高度赞扬的有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马克思把他们与...
《丹尼尔·德隆达》女性人物塑造的文内互文研究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本   朱丽娅   其他人物   文本意义   乔治·艾略特   文本作者   人物塑造   著名理论家   解析研究  
描述: 文本是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身位置,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亚文本或互文本。在这种理论的框架中,文本作者的重要性大大减小,作者的作用被减低为文本的相互游戏提供场所或空间 [1] 。在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主要小说中女主人公研究
作者: 翟永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我牺牲   痛苦   成长过程   斯蒂芬   多萝西娅   乔治·艾略特   道德困境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乔治·艾略特认为,自我牺牲是人道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而受难则是一种醒悟,她不但常常使她小说中的人物置身于道德困境中,而且指出只有克己摒弃才能成就高尚的通途,也是解决所有道德难题的关键。但克己摒弃通常与痛苦相伴,不过在乔治·艾略特看来,痛苦有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值得的和有价值的体验。比如在《亚当比德》中,
德赖布尔与《瀑布》
作者: 张中载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主义   詹姆斯   《法国中尉的女人》   语言游戏   第三人   文学创作   《瀑布》   英国小说   乔治·艾略特   女性人物  
描述: 德赖布尔与《瀑布》张中载“妇女半边天”这句话也适用于英国文坛。如果你未读过英国女作家的作品,你对英国文学的了解只有一半。至少,就十八、十九、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而言,没有这“半边天”,就没有英国文学的广阔和深邃。在群芳争艳的当代英国文坛,玛格丽特·德赖...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19—20世纪初英国女性文学
作者: 绳立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简·爱》   叙事学角度   雪莱   勃朗特姐妹   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奥斯汀   盖斯凯尔夫人   勃朗宁夫人  
描述: 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的出现为文学解读提出了一个新的途径。19—20世纪初,英国女性文学异军突起,从简·奥斯丁,玛利·雪莱,勃朗宁夫人,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乔治·艾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女性意识
作者: 徐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魅力   女性观   勃朗特姐妹   简·奥斯丁   维多利亚时代   自身弱点   洛斯   乔治·艾略特   心胸狭隘   斯蒂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得以凸现。女作家们以独特视角反映了妇女从属于男性的被压抑状态及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代的如简·奥斯丁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赞美,勃朗特姐妹呼吁女性独立。乔治·艾略特基于对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的反思,有其独特性。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备受许多批评家和女性主义的争议。她在男
论英国女权运动中女性叙事文学
作者: 杨智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伯莎   理智与情感   女权运动   维多利亚时代   罗切斯特   女性叙事   乔治·艾略特   奥斯汀   小说作品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性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及爱情、婚姻、家庭都在发生着量的变化、质的提升。她们开始追求女性人生理想和人生权利的自由,逐步成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主要新生力量,女性文学是那个时期产生出来的又一种文化形式。研究女权运动中的女性文学,有助于我们研究英国的文化发展史和英国当时社会女权运动的发生发展形态,从而提高我们对外国文学的欣赏水平
维多利亚女性文学探微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   人文主义文学   宗教情感   维多利亚时代   艾米莉·勃朗特   十九世纪   乔治·艾略特   道德困境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自由,试图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属人文主义文学。因其文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精神是水乳交融的,又称作宗教人文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生当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矛盾日
女性文学批评的民间倾向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主流文化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传统   民间文学研究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男性   传统文学  
描述: 当代世界学苑,女性文学批评日趋活跃,成了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分析它对主流文学传统的轰击,辨识民间文学中的性别价值取向。也许可为民间文学研究及文学的性别观照提供一种新途径。衬托山峰的平地女性批评家宣称,妇女一直是主流文化的流放者,传统文学大体上反映的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男人的文化。妇女作家的边缘性与妇女在社会上的边缘地位的一致性在文学领域暴露无遗,笔杆一直握在男人手中,妇女的存在只是双向地增
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人文主义   勃朗特   “女性文学”   维多利亚时代   十九世纪   《织工马南传》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家里的天使   英国  
描述: 女性文学作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的写照,不啻是一幅女性生命史的长卷,是来自有同等意义的另一个生存领域的报告。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作家,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人痛苦与经验;面对外部世界的鄙视与冲击,寻找与命运抗争的支点。她们用文学“保存”了自己,更以文学“发现”了自身。 笔者试从历史的与社会的角度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作一宏观的分析。 一、英伦三岛女性文学群体的崛起。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