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德隆达》女性人物塑造的文内互文研究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李宁 薛媛 

【刊名】山花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本 朱丽娅 其他人物 文本意义 乔治·艾略特 文本作者 人物塑造 著名理论家 解析研究

【资助项】延安大学外语学院横向课题,项目编号:YDH2013-17

【摘要】"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法国著名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多娃的《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1969)一书中。克里斯多娃首先从语词之间的反射与交织看到了文学文本之间的反射与交织,在克里斯多娃看来,每一个文本是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身位置,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亚文本或互文本。在这种理论的框架中,文本作者的重要性大大减小,作者的作用被减低为文本的相互游戏提供场所或空间 [1] 。在乔治·艾略特的收山之作《丹尼尔·德隆达》这一文本中,人物彼此交织,相互反射,每个人物也都是在与他人相关联时确定自己的位置,在

【年份】2015

【期号】第24期

【页码】131-132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