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体性建构——对《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文化解读
作者: 纪娇娇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能动性   受动性   《他们眼望上苍》   主体间性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20世纪初非裔美国文学中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坚力量。她的一生饱受非议,直到女权运动高涨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赫斯顿复兴”,她的作品成为美国文学、黑人文学和女性文学的经典,她本人也被尊奉为现代“黑人女性文学之母”。20世纪许多著名黑人女作家,如托尼·莫里森、爱丽斯·沃克等都深受其影响。出版于1937年的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作为黑人文学史上第一部展示黑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作品,这部小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凝视”与“超越凝视”:视觉权力下舞蹈身体的异化与反异化
作者: 徐颃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凝视”   艺术性   视觉权力   身体异化  
描述: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用身体传情达意的动态的视觉艺术。理应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播进入图像时代,舞蹈借助自己的特性,能够实现新的发展飞跃。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视觉权力影响,舞者时常对艺术的本质及身体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表现在舞蹈创作中运用身体进行主体表达的意识不强或缺失而部分或全部失去舞蹈的艺术性价值,加之消费时代负面影响的不断渗透,致使不少情况下,舞蹈的身体成为消费社会人们欲望追逐的目标,从而偏离了舞蹈艺术的审美本质和传情达意的核心目标。这种偏离,使得中国舞蹈艺术长期以来在以父系社会为主导的意
现代与传统狭缝中的异色生命:凌叔华小说的主体性探寻
作者: 羊玥颖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另类书写   凌叔华   话语权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时期女性代表作家之一的凌叔华为读者留下了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翻译等多类文学作品。她的小说精炼、结尾隽永,以其描写的各类典型女性而闻名。在小说创作中,凌叔华摒弃了宣传五四新青年的生活方式,改为揭开伤疤一般的女性困境。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一反其它女性作家作品中的“新”,在这个时代交替的社会里暴露出自身沉湎传统、回避变迁的心理症候和依附男性、寄希望于封建礼教的认知顽疾。 对女性主体的表达,凌叔华避开主流、独辟蹊径,采用了新旧混合的叙事方式。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往往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叙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个
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
作者: 姜子华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叙事   性别诗学   性别意识  
描述: 本文借助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文本进行性别意识与性别主体性的考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女性形象、女性镜像的主体性及其折射的作家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心理。本文力图避免男权和女权的对立,澄清
重构黑人女性主体——解读托妮•
作者: 陆晓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   黑人女性主义   托妮•   莫里森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31-)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莫里森的创作结合西方传统文学因素与黑人民族文学特色,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写活了美国黑人生活。莫里森坚持自称“黑人女性作家”,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担: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黑人妇女这一双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为她们的心灵修史。她的作品往往从美国黑人妇女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题材,潜入
追寻的悲哀与无望:对贾平凹《白夜》女性形象的主体性透视
作者: 林丽婷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悲哀   无望   贾平凹   《白夜》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是贾平凹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支点。在《白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呈现了一个时期贾平凹对女性意识独特而又深刻的感受与探索。如极具古典与贵族气息的虞白,现代整容术的短期获利者与最终失败者的颜铭,物欲侵蚀下人生价值逐利化并最终完全陷落的邹云,以及逆势抗争男权社会心态畸变的保姆阿婵,这些女性共同构成了现代女性在都市生活中困惑与焦虑的众生相。这群时代女性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里,以自主自我自由的方式追寻理想的生活与人生,然而她们苦苦追寻的结果不仅没有抵达向往的目的地,却是陷入了更为灰暗的悲哀
性别权力机制中的身体表征:《大地》的身体政治研究
作者: 陈靓   来源: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大地   疯癫   身体政治   赛珍珠   女性  
描述: 在《大地》中,通过身体政治的视角,可以揭示作品中主人公的个体存在状态与社会权力意识的互动关系。赛珍珠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重点,通过身体政治的视角,可以准确地揭示男权社会对女性主体性的控制
主体意识铸就的女性丰碑
作者: 陈智慧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   性意识  
描述: 主体性意识的确立决定了莎菲形象的独立,卓异,而这特立、卓异的形象开启了文学史上女性形象个性化、复杂化、性别化的性格塑造,为女性书写和书写女性提供了一种开拓性的借鉴,引导女性文学走向了更丰富多样的表达。
《消失的爱人》中不可靠叙述和话语权力对主体性的构建
作者: 张倩芸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话语   权力   婚姻   不可靠叙述   福柯  
描述: 角度全面分析小说体现出的多重主题。小说向读者描绘了在经济危机和现代大众媒介的综合影响下美国中产阶级婚姻家庭生活的灰暗图景和个人主体性受到的层层威胁。文中主人公艾米和尼克的权力博弈和互相操控一方面揭示
论《流沙》中非裔美国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作者: 何乙曌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拉·拉森   主体性   美国黑人女性   身份   《流沙》   性属   种族  
描述: 作为第一位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Guggenheim Foundation)创作基金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内拉·拉森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拉森的作品深切关注美国非裔黑白女性混血儿的生存现状以及她们的抗争历程。在其代表作《流沙》中,拉森探索了白人主流价值观对美国非裔女性形象的扭曲和变形,在抨击种族歧视的同时也鞭笞了性别歧视,文化霸权和家庭因素对黑人妇女的影响。她从种族、性别、文化和家庭等多重维度深刻揭露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其主体意识建构所遭受的重重压力。由于无法在双重的种族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归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