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空间的拓展:美华文学研究专辑——美华文学研究的两个思路
作者: 刘登翰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网络文学   中国文学   跨语际写作   文化主题   美国华文文学   林语堂  
描述: 近年来,美华文学研究逐渐演变为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兴未艾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出现了重心从东南亚向北美转移的趋势。本专辑讨论了美华文学研究的两个思路——美华文学文化主题的变迁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孙康宜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女性」与「中国」
作者: 黄星桦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学研究   中国文学   知识位置   妇女文学   孙康宜   性别研究   位置性  
描述: 本论文由三个层面切入孙康宜中国文学研究的位置性。第一,考察孙康宜对周蕾後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反驳。孙认为中国�女性文学被西方汉学界忽视,不是由於东方主义或父权宰制,而是出於经典化的延迟。因此
从「现实」到「写实」-八0年代两岸女性写实小说之比较
作者: 裴海燕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年代   写实主义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描述: 兩岸的女性小說在八0年代呈現出若干相似性,而這裡頭除了主題性傾向之外,主要包括了作品形式;換言之,別於同代的男作家對於後現代、後設小說(台灣)或先鋒尋根小說(中國大陸)的著迷,兩岸的女作家在此時段中基本上都守住了寫實手法,而並沒有像其男性同仁那麼大量的投入實驗性寫作。同時,這一點(兩岸女作家對於寫實手法的偏愛),加上就作品內容而言,與日後的女性文學比較起來,八0年代的女性小說的確表現出較為狹窄的格局,如上兩個因素恐怕逐漸造成此時段的女性文學最近極少成為學者的研究對象。 因此,為了突破既有的研究成果且開闢一
《长篇小说选刊》邀集中澳女作家对话女性文学
作者: 江湖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普利策   出版社   布鲁克斯   中国文学   女作家   叶广芩   长篇小说   作品   中译本   严歌苓  
描述: 《长篇小说选刊》邀集中澳女作家对话女性文学
韩国“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概况——以明代戏曲研究为中心
作者: 洪恩姬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戏曲   学位论文   中国文学   中国戏曲研究   元杂剧   韩国   女性研究   中国古典戏曲   汉城大学   汤显祖  
描述: 韩国“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概况——以明代戏曲研究为中心
始诸饮食
作者: 唐逸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莎士比亚研究   中国文学   素食主义   杨行密   鲁迅   妇女运动   《哈姆雷特》   消化不良   节度使  
描述: 始诸饮食
基于女性意识的90年代女性文学
作者: 张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命运   超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成为点亮文学论坛的一盏明灯,在中国文学论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并迅速地发展、繁荣,就如文坛上的一颗新星,绚烂夺目。
热烈庆祝中国文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20周年掠影
作者: 暂无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代表团   2008年   女性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会   中国当代   委员会   中国女性  
描述: ①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2008年访美合影于费城 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兼任女性文学委员会第一任会长张炯教授 ③④200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中国女性文学奖颁奖会会场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作者: 严启刚   杨海燕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   中国文学   新时期   性别诗学   文学女性   女性特征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性政治”批判的范式及其价值
作者: 吴周文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蓓佳   父权制社会   中国文学   陈国凯   王安忆   女性主义文学   杀夫   大浴女   种族关系   铁凝  
描述: 控制与支配的文化背景,进而确认种族关系、阶级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并由此界定确认男女性别的关系,也是一种性与政治的关系。而在新时期初期的《生活的路》(竹林)、《代价》(陈国凯)等作品到当下中国文学"性政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