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相聚在怀柔
作者: 刘宁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北京怀柔   残疾人   中国妇女   非政府组织   少数民族妇女   妇女组织   妇女代表   妇女研究   中国女性  
描述: 1995年8月30日到9月8日。 一个繁花似锦的金秋季节。美丽的北京怀柔县城迎来了参加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简称NGO)的各国代表。 往昔寂静的小城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五大洲的姐妹们相聚在这里,共商妇女
象王定国奶奶那样生活
作者: 谢延仁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几十年如一日   战争岁月   王定   鸦片烟   中国妇女   解放事业   女战士   象王   红军时期   妇女组织  
描述: 我是一个革命者的后代,奶奶王定国是一名红军女战士,母亲吴爱春年轻时就投身到抗日战争之中。她们常对我讲起老一代革命家在炮火纷飞、硝烟滚滚的战争岁月里,怎样战胜重重艰难险阻,纪念“三八”妇女节的动人事迹。
女性人才的风姿与契机──写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
作者: 王秀梅   来源: 党建与人才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女干部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内蒙古自治区   女性人才   两个文明建设   妇女工作   改革开  
描述: 女性人才的风姿与契机──写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王秀梅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已踏上了倒计时的节拍,数万名来自五大洲的姐妹们将在金秋季节聚首北京,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对贫困、教育、保健、暴力、武装冲突、经济与政治结构中的平...
却研新墨写春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世界妇女大会   编辑部   党政领导   调查与思考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   行动纲领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却研新墨写春秋七分白雪,三分春色,时序的更替告诉我们九十年代已有行程过半。刚刚目送1994的背影,1995年已挽起了我们的臂膀。这九十年代第六个年头的开篇灾作,载着《中国妇运》对老友新朋诚挚的谢意,载着对您的衷心祝福,也载着我们对新一年的希冀,兴冲冲...
明星之后有新人──记青年演员常远
作者: 石虎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电影学院   副导演   中国妇女   文化课   演员   历史教材   明星   女性形象   文化多元化  
描述: 明星之后有新人──记青年演员常远石虎95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消息很使张弦和秦志钰振奋。他们立即想到要创作一部有点份量的影视片献给大会。倒不全是为了应景儿,赶热闹,而是深感中国妇女实在可歌可泣,向世界介绍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是电影界责无旁贷的。...
我们寻觅桥杨
作者: 张弦   秦志钰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题材   “四人帮”   中国妇女   “新女性”   艺术观念   女性形象   毛泽东同志   典型形象   文化多元化  
描述: ’95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消息很使我们振奋。作为关注妇女题材的编导,我们立即想到要创作一部有点份量的影视片献给大会。倒不全是为了应景儿,赶热闹,而是深感中国妇女实在可歌可泣,向世界介绍
何种女性是最受人羡慕和尊重的女性
作者: 杨建华   来源: 党政干部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飞行员   铁姑娘   女性价值   新女性形象   “四自”精神   中国妇女   革命战争时期   女性塑造   坚强勇敢   性别角色  
描述: 回顾过去,我国女性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寻找自我”的路。新中国女性塑造的形象,主要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产物。新女性的形象最早源自革命战争时期,是以刘胡兰为楷模的与男性一样坚强勇敢、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解放初期的女性在刚刚挣脱锁链时,心理的最佳座标是“要与男人一样”,在外形上以布衣短发为时尚。接着他们向所有的男性职业挑战,女拖拉机手、女飞行员、女子高空带电作业班……等等不断涌现。50年代的女劳动模范、60年代的女革命闯将、70年代的“铁姑娘”,在那淹没性别的年代里,男性化的女人似乎成了高、大、美的理想形象。
中国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新时期   中国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中国妇女   女性自我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古代中国,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妇女几乎成为历史盲点。唯在文学作品、尤其在女性文学创作中,才留存一些她们真实的身影,吐露她们由衷的心声,致使中国妇女没有完全地从历史风烟中消失。 自《诗经》开始,一直
文化人:女性解放的理想界碑--试析解放区文学中妇女形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 乐文   来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文化内涵   中国妇女   精神存在   女性解放   “文化人”   女性形象   自然存在  
描述: “人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它由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这三个层面构成.自然存在是其底座,社会存在是其中层,精神存在是其顶端,它们在不同的意义上显现着人作为人的秘密.解放区的建立是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全面彻底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广大解放区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解放,她们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对自身解放事业的更新更高的追求.“公家人”理想的实现标志着解放区妇女作为社会存在地位的确立,我们下面将要涉及的“文化人”理想则标志着解放区妇女作为精神存在更高层次解放的开始.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
作者: 张兵娟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医院中》   女性小说   中国妇女   丁玲   女性命运   《我在霞村的时候》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张兵娟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群里,还没有谁能象丁玲那样,对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与生活充满那么深情的关注,她几乎以毕生的创作实践,为彻底改革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为重新肯定女性“人”的价值,为发掘女性的精...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