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妇女】搜索到相关结果 71 条
-
当代美国社会中的华裔妇女
-
作者:
蔡思杉
陆新和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传统
美国妇女
美国华人
女青年
中国妇女
美国社会
华裔
女性形象
二十年
四十年
-
描述:
1965年的移民法有可能使得美国华人男女比例长期以来严重失调的情况得到改变。1950年华裔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162∶100。二十年以后,这个比例减小到107∶100。这种男女比例上的调整加上美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大影响了成千上万华裔妇女的命运。整个70年代,有创记录的华裔女青年进入美国各地的高等院校,有一半以上的华裔妇女外出工作,教育和就业需要她们在社会和心理上有一个新的形象。华裔妇女逐渐地摆脱了民族传统强加给她们的各种习惯,得到越来越大的个人满足。她们确确实实已全然不同于三、四十年前简德·王和麦克辛
-
从曹禺剧作中的几个女性形象看中国妇女的觉醒
-
作者:
任少东
张紫娟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禺剧作
现实主义
北京人
中国妇女
觉醒
周朴园
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陈白露
二十世纪
-
描述:
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禺,在他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她们,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妇女所遭受的摧残与侮辱,描写了她们的反抗和逐步觉醒.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妇女的解放,只能也必将随着人民革命的最后胜利而实现.曹禺这三部剧作所反映的二十世纪二
-
谈现当代“知识女性”形象的“情感缺憾”
-
作者:
蒋华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肉一致
莎菲
情感缺憾
“女性文学”
中国妇女
青年知识女性
人格心理
爱情
个性解放
现当代
-
描述:
现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摇曳着活跃异常,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知识女性形象群.尤其是女性作家以它特殊的人格心理、生理来体验、把味和包孕生活,来展示自己同性的悲欢离合,甚至以自己为模特儿,投入创作主体的全部情感和思考,显示出更耀眼夺目的光彩.但是,由于知识女性自身的人格心理、生理特征、影响到她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超越假恶丑的心性期望和理想在自己吹胀的五彩肥皂泡中看世界 、讨生活,使她们自身的能力和现实社会的严峻,形成极大的反差,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满足和追求,理想与现实,
-
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
作者:
赵文胜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女作家
中国文学史
中国妇女
青年知识女性
知识女性形象
新女性
女性文学
探索人生
中国女性
-
描述: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从未争到过人的地位。伟大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妇女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女性开始觉醒了,首先是一批青年知识女性的觉醒。她们接受现代文明思想,关注社会、探索人生,而对妇女问题的深入探讨又促使她们进而自觉地观
-
"闺怨"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萧簌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悲愤诗
文史哲学
蔡文姬
女性角色
中国妇女
个人色彩
台湾大学
唐代社会
-
描述:
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33期吕福克《就有关蔡文姬及其所作之诗歌论中国诗中的女性形象》一文提出:唐诗喜以"闺怨"为主题,但是,文学中的女性角色与她们的社会形象并不相符;同时,这些诗儿乎都是男性作家的作品,而不是女性的
-
从教材中三个女人的形象看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
作者:
王超
来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祥林嫂
相互补充
中国妇女
高中语文教材
传统美德
荷花淀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翠翠
-
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前三篇课文《祝福》《边城》《荷花淀》,分别以祥林嫂、翠翠、水生嫂这三个女人作为主人公。仔细探究这
-
“窑变”中的女权意识:观豫剧现代戏《香魂女》
-
作者:
谭静波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
文学作品
爱情模式
欲望
中国妇女
命运悲剧
故事类型
女性形象
女性的自我意识
女权意识
-
描述:
“窑变”中的女权意识:观豫剧现代戏《香魂女》
-
顺从 隐忍 反抗 重新定位
-
作者:
董莉
尹志刚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主人公
重新定位
中国妇女
中国古代文学
题材
丈夫
婚姻离异
婚姻破裂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女性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女性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处于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之下。她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重负,在人类的文明缓慢向前发展的漫漫征途上,留下了一个个血的足迹。
-
明星之后有新人──记青年演员常远
-
作者:
石虎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电影学院
副导演
中国妇女
文化课
演员
历史教材
明星
女性形象
文化多元化
-
描述:
明星之后有新人──记青年演员常远石虎95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消息很使张弦和秦志钰振奋。他们立即想到要创作一部有点份量的影视片献给大会。倒不全是为了应景儿,赶热闹,而是深感中国妇女实在可歌可泣,向世界介绍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是电影界责无旁贷的。...
-
我们寻觅桥杨
-
作者:
张弦
秦志钰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题材
“四人帮”
中国妇女
“新女性”
艺术观念
女性形象
毛泽东同志
典型形象
文化多元化
-
描述:
’95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消息很使我们振奋。作为关注妇女题材的编导,我们立即想到要创作一部有点份量的影视片献给大会。倒不全是为了应景儿,赶热闹,而是深感中国妇女实在可歌可泣,向世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