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个人色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目击自我
-
作者:
翟永明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女艺术家
就这样
女人体
个人色彩
华盛顿大学
现代主义色彩
女性艺术
艺术形式
喻红
-
描述:
1906年,女摄影家坎安宁(Imogen Cunningham)在华盛顿大学的一处偏僻草地上,架起了照相机,启动了自拍程序,然后脱掉衣服,趴在草地上,自拍下了在当时可算惊人之作的女人体自拍像。当她站起来时,她只是想:就这样完成了。坎安宁迈向草地的只是一小步,但其意义却是女性艺术的一大步,从此打破了由一直以来男性所塑造和规定的女性形象,包括女性身体。女性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视角来凝视自我。自画像、自拍像这样的一种方式,是女性自我认同的一种期待。同时她们将这样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艺术形式,转换成了具有文化批评
-
"闺怨"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萧簌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悲愤诗
文史哲学
蔡文姬
女性角色
中国妇女
个人色彩
台湾大学
唐代社会
-
描述:
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33期吕福克《就有关蔡文姬及其所作之诗歌论中国诗中的女性形象》一文提出:唐诗喜以"闺怨"为主题,但是,文学中的女性角色与她们的社会形象并不相符;同时,这些诗儿乎都是男性作家的作品,而不是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