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郜鑫鑫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就掀起了"中国热",并且经久不衰。这期间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风尘放荡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贵人,从憨厚朴实的农妇到风韵别致的都市女郎,不一面足。本文探讨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她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金陵十三钗》:性别与种族互喻中的自我认同
-
作者:
徐雅宁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自我东方化
中国女性
跨种族情恋
-
描述:
通过对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和“女性中国”意象建构的分析,以及对其所体现出的性别政治与种族政治二者互喻的鉴定,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自觉地将“中国”放置到跨文化展现中被凝视的位置上,表现出对西方文化霸权和跨国资本的臣服,以及对西方文化所预设的东方他者地位的自我认同。这部影片的深层逻辑不在诉说民族创伤,而是基于西方意识形态和期待视野的“中国想象”,不仅其视野和立场是西方的,其想象主体也是西方的。
-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人物看中国女性在美国主流社会形象的演变
-
作者:
唐雯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移民
女勇士
中国女性
-
描述:
谈到华裔美国文学就不得不谈到汤亭亭,谈到汤亭亭就不得不说《女勇士》,这部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划时代作品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本文从《女勇士》中汤亭.g--~-F的几个经典女性人物来看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后,在美国主流社会形象的演变,从边缘到主流的过程。
-
中国女性休闲限制研究
-
作者:
潘海颖
来源: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休闲限制
女性研究
中国女性
-
描述:
从女性的社会性别出发,分析阻碍或削减其休闲行为的主要因素,建立女性休闲限制模型。从社会限制因素、家庭限制因素和个体限制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女性休闲限制的主要因素。第一层面的休闲限制来自于社会给予女性的价值判断,包括社会文化和家庭角色,这两方面内化和决定着女性的休闲定位。中国女性处于政治权利的边缘,文化地位仍然不高,不同的家庭角色使女性的休闲状态产生较大差异。第二层面的限制来自于女性个体,最主要相关的因素就是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中国女性已经拥有一定休闲决策权,但受教育程度偏低、休闲教育缺失,导
-
中国女性主义启蒙及女性的身份诉求
-
作者:
王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型
传统型
文化融
赛珍珠
中国女性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崭新视角,中国女性主义由此出发对于中国历史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揭示发人深省。美国作家赛珍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中国女性形象。由于赛珍珠兼受中西文明熏陶的独特视角,这些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她对中西文化交融问题的思考。
-
中日女性社会地位的比较研究
-
作者:
于欣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变化
地位
日本女性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社会地位是女性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仅涉及到女性自身的素质,又关系到男女社会权利平等等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又是个综合性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婚姻等诸多方面。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两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为研究对象,以比较的方式进行研究,以中日两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为开篇,分不同时期叙述古代、近代、现代的中日两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随即进行比较,又通过随后的两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
浅析云南绝版木刻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晓艳
黄金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面貌
文明形式
云南版画
自然形象
西方女性主义
绝版木刻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男女形象
-
描述:
一、女性艺术形象首先艺术必须明确描绘的形象,即男女形象。我们知道女性先天的自然形象与男性形象具有一定的差异,艺术中的女性形象除先天自然身体形象差异于男性外,更多的是以文明形式出现。女性长发、衣裙和男性短发、西装成为世界文明形式。所谓女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抓住女性的自然形象或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来描绘对女性的理解,是先天自然形象和后天修炼的内在气质与精神面貌的综合描写。二、女性形象在艺术史上演变中国女性的话题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受西方女性主义文
-
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小敏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私人化写作
女性命运
书写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历史散文
中国女性
-
描述:
文学应呈现何种女性形象?这在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后一直争论不休。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甚大,中国女性作家意识到以往女性形象“天使化”与“妖魔化”的倾向是由男性意识创作导致,便毫不犹豫地对书写话语权进行颠
-
“心系女性”活动概况:诠释美丽内涵 谱写自信篇章——“美丽女人内外兼修”中国女性形象工程2014年度全国推广活动在京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工程
北京人民大会堂
篇章
自信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推广
女人
中国女性
-
描述:
4月9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脉Laca协办的“美丽女人内外兼修”中国女性形象工程2014年度全国推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项活动旨在倡导广大女性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以及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
-
身体的空间转向:从文化记忆到商品展示:当代中国文学文本空间中“西方文本”的寓意
-
作者:
罗慧林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化
身体书写
文化记忆
身体形象
身体景观
西方
张贤亮
女性形象
文学文本
中国女性
-
描述:
身体作为空间景观的一种形式和空间批评紧密相连,如空间批评的奠基人列斐伏尔所认为的,需要"把身体提升到元哲学的中心位置",①在他看来,"哲学背叛了身体,它积极参与了舍弃身体的伟大的隐喻化进程之中,并且否定了身体本身",②其实,"整个(社会)空间都从身体开始,不管它是如何将身体变形以至于彻底忘记了身体,也不管它是如何与身体彻底决裂以至于要消灭身体"。③伊格尔顿也指出:"如果关于国家、阶级、生产方式、经济正义等更抽象的问题已被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