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我东方化 】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探析西方语境下汤亭亭与郭小橹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余星
来源: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
自我东方化
西方语境
描述:
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和郭小橹在各自作品中都塑造了有别于传统东方女性的"新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不再"沉默",敢于向中国父权制度和西方男权话语提出挑战。但作者对这类"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仍具有局限性,看似标新立异,实则还是无法突破"自我东方化"的窠臼。
虹影与郭小橹小说中“新女性”形象之探讨
作者:
张凯乙
来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权力抗衡
新女性
自我东方化
描述:
在英国文学界受到好评的当代旅英华人女作家虹影和郭小橹在各自作品中都塑造了有别于传统东亚女性的"新女性"形象。此类形象的出现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女性日益复杂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诠释,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作者对这类"新女性"形象的描写仍具有片面性,虽然看似标新立异,但在本质上与传统区别有限,又回归到如何在文化传播中突破"自我东方化"窠臼的问题。
《金陵十三钗》:性别与种族互喻中的自我认同
作者:
徐雅宁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自我东方化
中国女性
跨种族情恋
描述:
通过对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和“女性中国”意象建构的分析,以及对其所体现出的性别政治与种族政治二者互喻的鉴定,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自觉地将“中国”放置到跨文化展现中被凝视的位置上,表现出对西方文化霸权和跨国资本的臣服,以及对西方文化所预设的东方他者地位的自我认同。这部影片的深层逻辑不在诉说民族创伤,而是基于西方意识形态和期待视野的“中国想象”,不仅其视野和立场是西方的,其想象主体也是西方的。
女性主义东方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
作者:
李文娟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融合
女性主义东方主义
自我东方化
《女勇士》
华裔身份建构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早期华裔文学作品主要以中国文化为题材,为美国白人男性霸权话语语境增添了异域、异族、异性、异文化的色彩,而且在通俗文学市场和严肃学术研究中受人瞩目。国内外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此起彼伏。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以及她的处女作《女勇士》更是此类研究的典型代表。1976年,《女勇士》获得美国书评家协会颁发的“全国图书批评奖”,作者汤亭亭借获奖之机旋即走到当代华裔文坛的最前沿。在《女勇士》中,作者力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