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68 条
-
文章平生不萧瑟
-
作者:
郜元宝
来源:
出版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女神》
文章
艺术家
三四十年代
文学史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最近一口气拜读了王蒙中篇新作《女神》。主人公原型是著名艺术家张仃夫人陈布文女士,也综合了其他女性形象,"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这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队伍里走出来的平凡至极也奇特至极的女性,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是王蒙继《青春万岁》等作品之后又一部关注中国女性并通过她们探索历史与人性奥秘的力作,寄寓了作者年过八旬的感
-
性别视阈与“女妖”母题的现代性叙述
-
作者:
袁文丽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事新编
男性作家
现代作家
母题
李碧华
女妖
现代性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徐小斌
-
描述:
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女妖"母题叙事于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沉潜了下来,以大致三种形态若隐若现地"浮出历史地表":一,以古典志怪的笔法进行虚构和书写的魔幻小说或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对古典志怪题材进行重新的演绎
-
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
-
作者:
解玺璋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性别
新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
叙事者
男性叙事
武则天
电视剧
中国女性
女性本质
-
描述:
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解玺璋历史行进的步伐把我们带进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妇女在经历了近百年争取自由与平等的革命和数十年被解放的生涯之后,又一次面临着机遇与选择。于是我们看到,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叙事中,无论在男性叙...
-
傅大脚:中国的地母形象与苦难之神
-
作者:
程曦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文学作品
精神内涵
地母
真实生活
二三十年代
革命历史题材
女性形象
小说
中国女性
-
描述:
《太阳最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下引该书只标明页码,不注明出处)作为一部长篇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没有当下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所存在的煽情和喧嚣,整部小说沉静地对一段特定历史中的真实
-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方玛丽
孟春艳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
董仲舒
故宫博物院
创作
宗族社会
女性形象
男性
女性肖像
儒家经典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有着特定的性别倾向,常见题材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的出场只不过是作为男性霸权的表征。这种男性主导的偏见,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命脉中。儒家圣人孟子就曾说过:"男女授受不亲"。其结果是女性不允许和她直系家族之外的异性交往。家庭内外的界线极其分明。辛亥革命之前,这种性别隔离一直是社会固守的习俗。在这种
-
身体的空间转向:从文化记忆到商品展示:当代中国文学文本空间中“西方文本”的寓意
-
作者:
罗慧林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化
身体书写
文化记忆
身体形象
身体景观
西方
张贤亮
女性形象
文学文本
中国女性
-
描述:
身体作为空间景观的一种形式和空间批评紧密相连,如空间批评的奠基人列斐伏尔所认为的,需要"把身体提升到元哲学的中心位置",①在他看来,"哲学背叛了身体,它积极参与了舍弃身体的伟大的隐喻化进程之中,并且否定了身体本身",②其实,"整个(社会)空间都从身体开始,不管它是如何将身体变形以至于彻底忘记了身体,也不管它是如何与身体彻底决裂以至于要消灭身体"。③伊格尔顿也指出:"如果关于国家、阶级、生产方式、经济正义等更抽象的问题已被证明
-
论林黛玉和简爱唯美爱情对中国女性之启迪
-
作者:
刘秋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唯美
爱情悲剧
十九世纪
罗切斯特
林黛玉
十八世纪
女性形象
简爱
中国女性
-
描述:
《红楼梦》与《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它们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中国上层贵族没落的社会生活,它具有"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的地位,也有人认为它是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勇敢抗争,敢于追求纯真爱情的女性形象。
-
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
-
作者:
路文彬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视觉
历史时间
城市化
大众传播媒介
公共空间
女性形象
男性
中国女性
性别
-
描述:
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
-
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
-
作者:
梁素芳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木兰
红楼梦
女性崇拜
女性观
现实生活
林语堂
女性形象
男性
中国女性
-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38年,旅居美国的林语堂本想翻译《红楼梦》,但考虑到《红楼梦》离现实生活太远,所以改变初衷,决定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于是一部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诞生了。小说刚一出版就迎来了热情的欢呼和铺天盖地的赞誉,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为谁呐喊,为谁彷徨——鲁迅的那些“伊”
-
作者:
郑之恺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呐喊
《祝福》
鲁迅
《离婚》
彷徨
《风波》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在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里,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有《风波》里的九斤老太、《祝福》中的祥林嫂以及《离婚》中的爱姑。她们虽然在性格上不尽相同,但是骨子里却都有那一点儿相同的劣根性,而正是这共同的劣根性构建了一个扼住中国女性咽喉几千年之久的沉重社会。
<
1
2
3
...
8
9
10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