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铸造女性话语的极地:叶梦散文印象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双性和谐   女性散文   女性话语   散文创作   女性自我   叶梦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铸造女性话语的极地──叶梦散文印象万莲子女性文学究竟有什么样的语言、文学类型、题材、象征、比喻?这一直是中外女性文学研究特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目前的中国文坛关于女性文学认识分歧的焦点。如果说,女性文学研究对女作家及其创作什么关注颇...
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作者: 秦弓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大发展   张爱玲   谢冰莹   女作家   作家研究   女性文学研究   大解放   二十世纪   中国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是中国女性大解放与大发展的世纪,女性文学的繁荣就是一个重要标志。阎纯德先生著《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先是以精练的笔触描绘出繁荣景观的鸟瞰图,勾勒出世纪风云中女性文学的
世妇会的契机:90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世妇会   中国当代文学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描述: 995年,堪称女性文化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直接促进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高潮的临世。如果我们将80年代末的女性主义批评称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1995年前后,可谓掀起了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二次浪潮。为迎接世妇会的...
走出伊甸园:女性意识从觉醒走向女性中心
作者: 于青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中国文学   女性意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个性解放   上帝   五四时期   新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在《圣经》的记载里;上帝曾经为人类安排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伊甸园.由于人类的始祖偷吃了智慧果,便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人们从这段传说中得到一个启示,无论上帝的安排多么和谐,人类终是一个追求智慧、追求文明的不安份的生灵.如果说,中国善良的女性一直生长在由“上帝”——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安排的“伊甸园”里,那么,自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中国女性方开始真正走出伊甸园,踏上了追求人类文明的艰难征程.正是从五四开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才开始书写了她崭新的一页. 正如人们所逐渐认识到的:自由之神降临中国文学是在五四时
大连大学学者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中国古代文学   大连大学   宋代女性   文化研究   比较研究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大连大学学者简介
新书架 (英文)
作者: 苏晓环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beautiful   母系家庭   英文   书架   Chinese   女性文学研究   everything   minority   母系氏族   中国女性  
描述: Author: Yan Chunde Publisher: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0, First edition, Chinese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成果。书中除了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文章之外,还收录了80年代初以来作者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1—6期文章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学报   女子   女性学   总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   政策措施   女大学生   中国女性   女性犯罪  
描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1—6期文章总目录
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作者: 张玉春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政策   新中国   美术创作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美学原则   政治   标识   男女   意义   革命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共和国   中国女性  
描述: 随着共和国的建立,"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成为中国女性解放的政治革命历史阶段的标识,这一标识也在新中国美术中得以印证。在美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歌颂新中国女性的题材,表现了她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方面的生活。文艺服从政治,革命美学原则支配引导了新中国的美术创作,为配合党的政策以及"男女都一样"的号召,美术作品在反映时代新人和歌颂工农兵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近
< 1 2 3 ...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