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有女性艺术生存的土壤吗?
作者: 周小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中国传统绘画   妇女运动   现代艺术   女权主义   女性艺术   女性主义   男性   “女性艺术”   中国女性  
描述: 在中国这样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农耕国家,似乎一切都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习惯。人们习惯于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教训,习惯于“日出而作,门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在艺术上也习惯于守着祖宗留下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笔墨程式。对中国而言工业化进程姗姗来迟,现代艺术的发展步履蹒跚,中国的女性艺术同样逃脱不了相似的规律。 国际妇女运动始于五十年代末的美国,特别是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性》一书在法国出版,成为“女性艺术”的宣告书。随着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妇女运动和
北京女性史研究二十年
作者: 刘宁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料编纂   古代女性   “九一八”事变   妇女运动史   女性报刊   中国妇女   《资料》   妇女工作   妇女报刊   中国女性  
描述: 北京女性史研究至今已历经20年。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全党编史、全国编史的大背景下由全国妇联牵头,各省市妇联陆续跟进的形势下开始的。1978年秋,全国妇联成立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1979年12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成立,1981年创办...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妇女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批评实践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   学科建设   中国女性  
描述: 我的题目规定了我所要探讨的对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将沿着以下有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展开讨论:.方法论问题:它试图为女性文学批评实践提供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2.研究对象
刘光华和她钟情的事业
作者: 王沂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女子学校   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性别   女性角色   性别教育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近一段时间以来,如果你在每周口的晚上十~点钟打开收音机,在北京广播电台的8284兆赫,你就会收听到由刘光华主持的“人生热线”节目。该节目对人生历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如交友、同居、离异、爱滋病等问题H听众进行讨论,帮助人们建)种多元的健康向上的人生一目计括以来接到大量的听众来信和热线电话,反响十分热烈。同时,刘光华还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教育台主讲‘’女性的心理健康与性爱观’”系列节目。其实,刘光华的热线直播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1993年至1996年,她在南宁人民广播电台担任“华光妇女热线”节目主持人,还在南宁
世妇会的契机:90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世妇会   中国当代文学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描述: 995年,堪称女性文化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直接促进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高潮的临世。如果我们将80年代末的女性主义批评称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1995年前后,可谓掀起了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二次浪潮。为迎接世妇会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