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女性文学”的反思
-
作者:
陈凤珍
王玉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情感
女性作家
新时期
梁启超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反思
-
描述:
面对当前女性文学薄弱的边缘化现状,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何为女性文学?中国女性文学如何既能体现女性意识,又能担当社会责任?以及在新的世纪,如何积极探讨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
-
“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介绍
-
作者:
廖冬梅
董慧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原市
文学界
知名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高校
文学教材
学术研讨会
山西省
-
描述:
"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0月9-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中地的六十余位知名作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就整个女性文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柔丽中的血性——近年中国女性文学观感
-
作者:
盛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女作家
宗教情怀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视角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一路走到今天,由于女作家将性别意识、视角,同国族的、社会历史的、人文文化的、乃至宗教情怀的意识、视角“整合”在一起,致使女性文学总体格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势日趋繁荣和理性,创作题材与主题更其宽广和深刻,而女作家队伍的代际关系也愈发协调和熔融。其实,中国女作家大多不愿拘泥于一个“女“字,只是,当她们女性主体意识真正地被唤醒之后,果然将女性自身独特的思维、经验、心境、感悟、感觉、才智等等,由潜伏状态急速地迸发出来了,从而形成了女性文学尤为绚烂夺目的景观,让整个文坛和广大读者都为之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流变——从母爱主题的角度探析
-
作者:
陈红玲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母亲形象
女性作家
张爱玲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母爱主题
母性
中国女性文学
冰心
-
描述:
一、母性神话的重构——女性意识的觉醒期从"五四"开始,随着"人的觉醒"的口号的提出,妇女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把妇女觉醒与解放看着是关系着整个人类和民族命运前途的大事。于是随着这股强劲的个性解放、人的觉醒的时代大潮,一批女作家应运而生。冰心作为20世纪的第一代女作家,把对母爱的歌颂作为对几千年父权制教
-
从社会学批评到文化视阈下的诗性观照―《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之评述
-
作者:
韩娟
来源:
武陵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女性
王安忆
文化探析
文学研究者
中国女性文学
文化意味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
自选集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从社会学批评到文化视阈下的诗性观照―《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之评述
-
为了双性和谐的人类美好理想―评赵树勤主编的《女性文化学》
-
作者:
王福湘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学
主编
理想
双性和谐
中国女性文学
新时期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20世纪80年代初
-
描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文学以至女性文化的研究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研究者从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特征和几部有争议小说的评价问题起步,讨论各方都显得何等肤浅、狭窄和寂寞。现在,女性学已经形成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从文学扩展到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文坛进入高校,对外适应全球化潮流,对内正深入底层妇女群众,其势方兴未艾,整体上可谓学贯中西而融会古今。新近出版的《女性文化学》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值得推荐。正如张首映所言,“女性主义批评也许是这个世纪惟一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