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红楼梦》与现代文学的成长
作者: 凌绪海   袁高远   来源: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学   个性解放   反叛精神   范式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与(红楼梦》有着深刻的渊源,它的成长、成熟除了受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外,还不能忽视《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本文认为《红楼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的塑造、追求自由的个性解放精神等方面有着原型和范式的作用,是中国现代文学能走向辉煌的原因之一。
庐隐、张洁——人生真谛的探索者
作者: 樊燕琴   来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个性解放   女性  
描述: 女性应以什么身份立足于社会 ?在社会中充当怎样的角色 ?女性的人生价值、意义在哪里 ?本文通过女作家庐隐、张洁一系列女性形象的描写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是个性解放,还是生命的诉求?:对《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个性解放   生命诉求  
描述: 蘩漪是曹禺先生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丰富、最复杂也最具光彩的一位。在对曹禺作品的众多研究中,蘩漪被认为是追求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的典型人物形象。本文试从曹禺先生的《雷雨·序》和蘩漪本人的言行入手,对蘩漪反抗行为的动机做一新的探讨。
两个知识女性的悲剧:试比较《一个女人》与《伤逝》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悲剧   人物配置   个性解放  
描述: 《一个女人》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描写了早月叶子这位崇尚个性自由的知识女性,这部作品也是作者努力实现自我的实践篇。《伤逝》刻画了“五四”运动后要求个性解放的子君这个知识女性形象,鲁迅通过该作品明确指出:只有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才能谈及妇女的解放。由于两位作家思想及阅历的不同,两部作品既有一致性,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两个知识女性的悲剧——试比较《一个女人》与《伤逝》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悲剧   人物配置   个性解放  
描述: 《一个女人》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描写了早月叶子这位崇尚个性自由的知识女性,这部作品也是作者努力实现自我的实践篇。《伤逝》刻画了“五四”运动后要求个性解放的子君这个知识女性形象,鲁迅通过该作品明确指出:只有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才能谈及妇女的解放。由于两位作家思想及阅历的不同,两部作品既有一致性,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男性中心意识下的误读——对周蘩漪、曾树生认知错位的思考
作者: 李纾淇   来源: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个性解放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周蘩漪、曾树生分别是曹禺的名剧《雷雨》和巴金的小说《寒夜》中塑造的两位女性人物,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涵,作者和读者同样对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投射。这种主观意识却与文本人物的客观意义存在不容忽视的错位问题。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源,是男性中心意识给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
当代中日女性文学中的女权主义分析
作者: 翦岳林   来源: 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个性解放  
描述: 在经济全球发展的时代,当代的文学也在发展中融合。最明显的属中日两国的女性文学,这些女性主义作家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努力的追求自身的个性解放,将传统观念放在挣脱首位,试图突破旧传统的婚恋观与家庭观。通过作品可以明显了感受到她们迫切改变自身的处境和对旧观念的反抗,并尝试战胜男权并从中获得自由。通过对比中日女性文学的迥异,可以明显的感知其中强烈的女权主义。
振奋·迷惘·失落:五四女性文学论
作者: 于瑞桓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反传统   个性解放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本文认为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既带着时代赋予的新思想,又因袭着沉重的历史积习,因此,她们的笔下既有女性初获“自由”的振奋,又有找不到明确方向的迷惘与失落
吴藻词曲创作中的女性觉醒意识
作者: 徐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个性解放   吴藻  
描述: 女性觉醒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清代女作家吴藻在这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吴藻的词曲创作充分表现了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背离和超越性别局限的个性解放意识。
古典小说中的妖女形象及其文化蕴涵
作者: 冯娜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妖女形象   生态关系   个性解放   文化蕴涵  
描述: 古典小说中的妖女形象具有“妖怪”和“女人”双重身份,作为自然事物幻化而成的“妖怪”,其身上所具有的假恶丑及真善美的不同品性,其与人相处关系的好坏以及世人对妖女肯定与否的态度,实际正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与否的历史差异;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女人”,其在不同时期与男性相处时的行为表现以及男性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人与人(男性与女性)之间和谐与否的关系。因此,透过妖女形象可以看到其背后所呈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关系。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理论,将古典小说中妖女形象的演变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生态
< 1 2 3 4 5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