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悲剧与抗争: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邓玉英   来源: 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抗争  
描述: 严歌苓的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关注女性的人生经历,小说的覆盖面非常广,从善良而轻信的乡村女性到聪慧而勇敢的城市女性,从文革时期被扭曲摧毁的女性到新时期追求新生活的女留学生和新移民女性,几乎无所不包.然而这些形象鲜活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却始终像困在网中的鱼儿,或顺从命运成为悲剧,或抗争命运暂时维持生存,很少能挣破命运的巨网,游向自由而欢乐的生命彼岸.
浅析近几年文学中“严歌苓热”现象的原因
作者: 张娜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近几年来的文学中出现了一种严歌苓热的现象,从普通民众到专家学者,严歌苓的小说都在被关注。一年一本新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还有很多作品被拍成影视剧,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她的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女性人物形象塑造这两方面对严歌苓热因进行分析。
一曲吟唱人性美的赞歌——读严歌苓新作《小姨多鹤》
作者: 翟晓甜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姨多鹤》   人性之美   严歌苓  
描述: 著名女作家严歌苓2008年推出新作<小姨多鹤>,秉承其一贯厚重而轻盈、深沉而灵动的创作风格,又一次轰动了文坛.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朱小环、竹内多鹤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将读者的心智又拉入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倾听着大时代下小女人生命的歌哭.作家与她笔下的人物一同吟唱着人性之美和普世之爱.
荒诞的真实 人性的光辉:关于严歌苓《小姨多鹤》
作者: 殷文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小姨多鹤》   荒诞的真实   严歌苓  
描述: 长篇小说《小姨多鹤》延续了严歌苓近年来中国传奇书写的思路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书写了一段荒诞而真实的传奇故事,精心塑造了两个善良、宽容、坚韧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对人性的洞悉和强烈的女性意识。
完整女性的残缺人性:读严歌苓的《花儿与少年》有感
作者: 肖繁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母性   自由   严歌苓  
描述: 严歇苓是著名的旅美作家,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她塑造出各种生活情况各异的东方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们在磨难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勇敢.本文以<花儿与少年>中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个女性形象的分析,表现出她最真实的感情变化,并通过对她心灵的最真实的揭露,从对女性的本能、本性、本真三个方面的分析,来还原作者想要表现的那种女性的完整.
严歌苓小说女性意象群中的三角系列及其“身份书写”
作者: 冉春芳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严歌苓   意象群  
描述: 严歌苓将女性追寻个体自由与主体性解放的人生意义这一主题通过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出来。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类型学方法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色分析方法,首先对严歌苓的整体创作走向及其小说隐含的“意象群”三角系列作出勾勒:为某种崇高理想舍弃自身一切、英勇奋斗、坚强克己的“圣女”形象;挣脱或逃离“异化”的“理想”教条规诫,追求个体生命价值与个性解放但又面对现代性悖论处境的“叛女”形象;身处卑微、受苦受难、却以无疆大爱回报他人与世界的“地母”形象。再通过逐阶段仔细梳理严歌苓小说中“意象群”三角中各个系列女性形象的发展
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论严歌苓的小说创作
作者: 韩蕾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严歌苓   本真  
描述: 严歌苓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位女作家,在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她被誉为“90年代以后海外题材的创作代表”,并且“她的一系列作品在海外华人文坛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尽管她以海外题材的创作而闻名,但是她的作品却不只限于海外移民题材。她以敏感而又犀利的笔触,同样深入到她移民前在国内所熟悉的军旅、文革等题材。但是无论在何种题材的写作中,着力挖掘人性,展示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并执着于追寻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展示人性最本然,最真实的状态,是她一直坚持的写作目标。本文以严歌苓目前在国内出版的中文小说为研究对象
严歌苓小说的女性自我意识解读
作者: 汪静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状态   女性文学   严歌苓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本文试图对严歌苓小说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多种体现、独特的体现方式,以及有此体现和体现方式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达到对严歌苓小说女性自我意识的深度剖析,阐释其女性自我意识体现的广度、深度和体现方式上的独特性,由此揭示严歌苓小说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华人女性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及特殊意义。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补充并开拓了文学史上对中国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生存状态的研究,反映了当代华人女性乃至世界女性新的生存状态和面临的新问题,也对女性自身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本
浅论严歌苓隐蔽的女性主义:以《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
作者: 卢星伊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缺席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义   姐妹情谊  
描述: 女作家严歌苓曾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女权主义蕴含其中,而自己却不喜欢美国式的女权主义。本文以《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从她对陈规女性形象的突破和局限、男性的缺席及在场、姐妹情谊等几方面浅论严歌苓隐蔽的女性主义。
从小渔到王葡萄:浅析严歌苓笔下的女性成长
作者: 沈恒娟   来源: 当代旅游(学术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小渔   成长   女性意识   第九个寡妇   严歌苓  
描述: <少女小渔>和<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前后期创作的代表作,虽然风格迥异,却展现了女性人物的逐渐成长.从没有自我、稀里糊涂奉献自己的少女小渔到有情有义、敢爱敢恨的王葡萄,女主人公身上的女性独立意识也在一点点成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女性或理想人性的一种思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