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论《白蛇》与《蒙马特遗书》《鳄鱼手记》中T的形象对比
作者: 宁兰芝   来源: 金田(励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T   邱妙津   性别认同   女同性恋   严歌苓  
描述: 在女同性恋文学中有一类特定的文学形象,在她们身上具有双重的性别特征,从生理性别上来说是女,但是自我所认同的社会性别却是男。她们是一群特别的文学形象,和一般的传统的女性形象不同,她们身上具有着极大的艺术色彩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她们有着共同的名字——T。
历史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以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为例
作者: 刘元玉   王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祥林嫂   人性   鲁迅   严歌苓  
描述: 海外华文女作家严歌苓以其一贯的人本主义立场回归本土叙事,力图通过底层女性的生命体验重叙历史,呈现出女性的历史存在,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充满仁爱,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寡妇形象——王葡萄。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鲁迅笔下女性形象——诸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的影子。所不同的是鲁迅更多的关注了妇女解放的主题,而严歌苓是在时代历史的场域中关注生活,关注女性。
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探微
作者: 祁晓亮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当代华裔女性作家,她在过去近三十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人生阅历丰富,对待创作的态度严肃、认真,作品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她在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对历史、时代、人性的理解,并且对此有着艺术化的展示。严歌苓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思对不同女性的心理世界进行观照,通过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并结合自己的感性经验对女性世界进行了新的诠释。因为作者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她的文学书写更具有跨文化相逢的意义,这也是她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所在。本文共分为
严歌苓女性题材小说论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母性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民间  
描述: 严歌苓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笔耕不辍,三十年来创作了70多部小说。这些小说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且呈现出演变的轨迹。作家出国前的作品以部队生活、知青故事为题材;留美初期的创作侧重于移民题材的书写,定居美国后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反思故国和自身的成长;旅居非洲后则转为纯粹的“中国书写”。作为移民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女性体验是严歌苓小说创作源源不断的素材。移民带来的文化身份的转变和自始至终对个体生命的诉求,使作家执着于对历史、人性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有着开阔的文化视野,又体现着远距离审视的冷静。严歌苓从自
女性悲剧命运的个人化书写:严歌苓小说解读
作者: 夏霏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   命运   严歌苓   小说   女性  
描述: 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体恤和关注一直是严歌苓小说创作中一个核心主题。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的相关理论,试图对严歌苓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一次系统并且全面的梳理。通过分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在生存和情感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展现她们面对不幸命运或隐忍或反抗的不同态度,彰显出作者对于具有悲剧命运的女性的同情和理解,并进一步归纳了女性悲剧宿命产生的原因。本文第一章通过对严歌苓三个不同阶段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细致剖析,力图将女性在不同环境中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展现出来,进而深入探讨严歌苓小说中女主人公们所承受的生活之难之痛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作者: 任英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悲剧   悲剧命运   严歌苓   生存悲剧   女性  
描述: 本论文是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命运的研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倾向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由于作家本人特殊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她更善于在各种极端的环境中塑造女性形象,这使她笔下的女性往往要应对各种苦难与创痛,她们的人生呈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本论文从女性悲剧命运这一角度入手,从生存和爱情两个方面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命运进行解读,体现女性生命的柔韧与顽强,彰显其母性般的仁爱与宽厚以及其心灵的崇高与伟大。本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一、引言。简要介绍严歌苓的生平及创作,梳理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二、严
唐人街英雄与西方骑士的交锋: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珊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利关系   《扶桑》   男性形象   性别支配   文化霸权   严歌苓  
描述: 近年来,新移民文学迅速发展,并在海外华人文坛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作为北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之一,严歌苓在她的代表作《扶桑》中以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史诗般的语言展现了旧金山第一代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它的英译本成为2001年《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畅销小说之一,并被誉为“海外华人史诗的第一部”。目前国内外评论界对《扶桑》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小说同名女主人公“扶桑”身上,而对小说的两位男主人公—华人男子大勇和白人男孩克里斯,则尚未有深入或系统性研究。严歌苓一方面赋予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丰富的文化政治含义,
历史困境与女性命运: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
作者: 陈俊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人性   新历史小说   社会历史   困境   女性命运   东方女性   小环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陈思和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所写的"跋语"中称其为"新历史小说",是"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传奇经历的结合",这样的定位用之于《小姨多鹤》也是比较确切的。读《小姨多鹤》,"历史"就影影绰绰地浮动在小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
作者: 一笑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女性意识   人性本质   写作   女性书写   作品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创作小说   史诗  
描述: 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1958年生于上海,二十余岁开始发表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也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少女小渔》《小姨多鹤》《赴宴者》《扶桑》《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钗》《铁梨花》等。严歌苓的小说被广泛地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其作品不仅受到各大导演的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气质与风韵: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评说
作者: 徐肖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王安忆   叙事界限   郑袖   中国女性文学   小说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严歌苓  
描述: 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于2012年3月29日评出,由此次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气质和风韵,也可以由此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和现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呈现为:1、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流风格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次获奖的王安忆、方方、严歌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至上世纪90年代,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