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神到神女:《扶桑》英译过程中的女性形象变化
作者: 张初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译   操纵理论   《扶桑》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的小说 《扶桑》 由美国白人译者 史凯姗( 史凯姗( Cathy Silbe)翻译, 其英译 本 The Lost Daughter of Happiness 于 2001 年由美国商业出版社东方亥伯龙 (Hyperion East )出版,并于同年入围“洛杉矶时报 2001 年十大畅销书”之列,在美国相当畅销。通过对比严歌苓的原作和英译本,本人发现译本中存在大量删改现象 ,并最终对扶桑的女性形象塑造产生了影响 。本文以《扶桑》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勒菲弗尔所提出的赞助人
双重文化背景下严歌苓“文革”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曹琳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特征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文革  
描述: “文革”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带给国人悲惨记忆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以致于在“文革”结束后的许多年内,许多作家还是不遗余力地将笔触伸向了那个令人悲痛的年代,讲述发生于期间的心酸往事。“文革”叙事因此活跃于中国的当代文坛乃至海外华人的故国书写之中,严歌苓便是海外“文革”叙事的代表作家。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和“文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严歌苓的“文革”写作早已没有了愤世嫉俗的愤慨,取而代之的是人道主义的重新思考和审视。本
生命与书写的辩证—严歌苓创作论
作者: 简汝兑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母性   少女   创作   严歌苓  
描述: 嚴歌苓是目前最為國人所熟知的華文女作家,她藉文學獎在台灣嶄露頭角,並獲得廣大的迴響。從嚴歌苓出版的小說、散文及受訪的圖像照片裡觀察,她在文學國度中追求屬於自己的位置,他者在觀看自己時,自己又以精心打扮的種種容貌姿態被觀看,尤其是受過舞蹈訓練的嚴歌苓,她努力經營那一舉手、一投足,她站在一個主流位置外的邊緣地帶,逕自展放自我,積極追求自我展現的認同。而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不時間雜嚴歌苓的身影,且善用第一人稱的「我」的敘事觀點,以及自傳成分極濃的書寫,讓嚴歌苓和女主角在外貌上相似外,連同經歷也如出一轍。小說視角的轉
困境中的突围:身体的离乡与精神的返乡——严歌苓小说中的新移民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沈佳梅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主义   新移民女性   混杂性   母性   沟通态身体   严歌苓  
描述: 在严歌苓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中,新移民小说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新移民小说的主人公又大多以女性为主。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在跨文化实践越来越普遍的前提下,对严歌苓笔下新移民女性形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严歌苓以较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新移民女性的物质焦虑,这种物质焦虑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后发现代化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面对物质困境,她们的“身体”作为商品出现在资本文明之中,“沟通态身体”被“异化”。她们在离开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之后,“身体”的“异化”又导致了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身体离乡”。 在后殖民批评视
被误读的人性之歌——读严歌苓的新作《芳华》
作者: 陈思和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间断   人性   生命力量   《少女小渔》   误读   女性形象   黑土地   严歌苓  
描述: 从《少女小渔》起,严歌苓的艺术敏感就牢牢地盯住了一类女性形象的创造:包容各种凌辱,承受万般苦难,命运就像不间断的噩梦笼罩,人在梦中沉默着,发不出丝毫的喊叫与哭泣,但又无比坚韧,顽强地挣扎。她就像黑土地那样藏污纳垢,吞噬了无穷尽的垃圾、尸体、落叶以及动物的排泄物,消化了无穷尽的肮脏,却能够地脉畅通,孕育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有的评论家对严歌苓创造的女性形象,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地母。
《小姨多鹤》:荒芜之地收获的饱满多汁
作者: 黄亚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与世界   人性   破碎   荒芜   小环   多汁   作品   女性形象   收获   严歌苓  
描述: 连续剧《小姨多鹤》的上映,提示人们,在当代汉语写作里,严歌苓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的特别,在于那些在她作品里鲜活的女性形象,和这些形象背后,直抵灵魂让人震颤乃至震撼的人性描摹与智慧的思考。更让你讶异的是,在严歌苓速度不慢的写作里,那些女性形象都是个性鲜明的"这一个"。《小姨多鹤》里的"日本遗孤"多鹤、《扶桑》里不哭不笑不闹的扶桑,都以其独特的角色魅力让阅读者过目难忘。严歌苓,并不自觉地要去写城市或乡村破碎的点滴,她只想写活色生香的人,但因为女人与世界的瓜葛,她常常是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