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红楼梦》两性同体意识刍论
作者: 范凤仙   来源: 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同体   《红楼梦》   人物塑造   曹雪芹  
描述: 小说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暗合了两性同体是完美人格的体现这一意识。其中富有魅力的女性人物,都融入了男性气质的因素;而令人喜爱的男性人物同时也富有女性的一些优秀素质。在作者看来,有魅力的女子应有一些男子一般的气质与才识,而可敬的男子也应具备一些女性的资质与品性。
博大襟怀徒奈何
作者: 张慧   屈艳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咏月》   香菱   悲剧精神   女性形象  
描述: 《红楼梦》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其中的许多女孩儿都让人怜叹,香菱则是突出的一个。她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生于虽不甚富贵但也是乡宦的人家,却从小被拐,从此开始了悲剧的一生。她不能像晴雯、司棋那样有自己的爱情追求、向往;也不会像平儿、袭人那样,掌一点实权,妄想再爬高一点;又不像鸳鸯那样刚烈,力图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命运;更不像赵姨娘那样龌龊,阴谋害人以求出头。其实她的思想感情相当细腻和丰富,被称为“诗魔”、“诗呆子”。宝钗带她住进了大观园以后,实现了这个愿望。在经过了初步的学习之后,作了一首由黛玉命题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刻画及其在翻译中的重现
作者: 魏瑾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现   《红楼梦》   文学翻译   女性形象塑造   局限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瑰宝,问世以后,不仅为人们争相传阅,而且也成为众多文人研究的对象。《红楼梦》的阅读与研究,不仅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而且泛及世界各国,成为一门国际性专门学问——“红学”。关于它的艺术成就的研究卷帙浩繁,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对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的评论文章和专著。它的两个英文全译本问世以来,亦有不少评论文章,但对其研究尚不够丰繁,把《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在不同译本中的重现进行对比研究,更是少见。本文作者选用《红楼梦》汉语原本为参照,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文合译本及大卫·霍克思的英译本
《红楼梦》对于传统的超越与突破
作者: 孙逊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红楼梦》   悲剧精神   女性形象   小说   爱情婚姻题材  
描述: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的无上瑰宝。对于它,正像一位美学家所指出的:“人们已经说过了千言万语,大概也还有万语千言要说”(李泽厚:《美的历程》)。而在这已经说过的千言万语之中,最精辟的要数鲁迅先生的两句话:“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红楼梦》思想艺术成就所作的最言简意
薛宝钗魂断大观园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文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故事新编   薛宝钗   创造性   《红楼梦》   故事情节   作文创新   大观园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薛宝钗魂断大观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