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玩偶之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
“走”与“留” “爱”到“悟”
-
作者:
陈迪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尔茂
繁漪
《玩偶之家》
精神反叛
周朴园
个性解放
内心冲突
女性形象
“爱”
《雷雨》
-
描述: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和19世纪70年代的挪威,分别出现了一位反抗封建礼教、宗教法律的女性形象,这就是《雷雨》中的周繁漪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她们都是“精神反叛”的典型。她们同为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一个生活在貌似有尊严有秩序,实为冷酷专横的封建式的资本家的家庭里,一个生活在看似欢乐和谐、实为虚伪自私的银行职员的家里;一个在两代人的欺侮下就要闷死、渴死的时候,一个在两代人的脉脉温情中被突发事件震醒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条道路;控诉与抗争。之后,繁漪在雷雨中将爱与精神共同毁灭,而娜拉则抛弃了玩
-
论狄更斯小说中的男性意识
-
作者:
赵炎秋
来源:
漳州师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狄更斯
《玩偶之家》
尼古拉斯
荒凉山庄
男性意识
性规范
女性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
《远大前程》
小说
-
描述:
论狄更斯小说中的男性意识
-
“娜拉”与“蘩漪”的比较分析
-
作者:
李建民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分析
“娜拉”
资本主义
海尔茂
林丹太太
《玩偶之家》
周朴园
家庭
女性形象
易卜生
-
描述:
“娜拉”与“蘩漪”的比较分析
-
论狄更斯小说中的男性意识
-
作者:
赵炎秋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狄更斯
《玩偶之家》
尼古拉斯
荒凉山庄
男性意识
性规范
女性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
《远大前程》
小说
-
描述:
论狄更斯小说中的男性意识
-
以女子立场看“五四”遗产
-
作者:
冯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问题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
《玩偶之家》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性别关系
知识分子
“人”
-
描述:
以女子立场看“五四”遗产
-
娜拉的男人走了以后怎么办?——《玩偶之家》和当代家庭问题
-
作者:
孙惠柱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价值
海尔茂
妇女解放
《玩偶之家》
妇女运动
《廊桥遗梦》
单身母亲
克林顿
女性主义
易卜生
-
描述:
“娜拉走了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在今天已不难回答,多数单身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己谋生,但也有找不到或不想到工作的,则去领政府福利金。这样,《玩偶之家》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
反思:比较的深意——两个《玩偶之家》的比较
-
作者:
成慧芳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偶之家》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者
“女性意识”
女子写作
女权主义批评
萨洛特
女性特征
易卜生
-
描述:
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在检阅女权运动的成果时曾断言:“不论如何,现在不能随便把妇女赶进‘玩偶之家’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远远地摆脱家务而扩大自己的生活。总之,将来会少一点尿布,多一些但丁。”这段鼓舞人心话语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影响是何等深远,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女权主义者热衷的话题。其二,作为女权运动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妇女必将走出“尿布”,走进艺术和文学。 其实,“女子写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
-
“女性文学”中的“黑子现象”——读《玩偶之家:1970》有感
-
作者:
成慧芳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女性作家
玩偶之家
《人间喜剧》
《玩偶之家》
“女性文学”
凯特·肖班
威拉·凯瑟
女权主义批评
易卜生
-
描述:
在西方,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及女权主义批评就已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头,“女性文学”因弗吉尼亚·伍尔芙、多丽丝·莱辛、娜塔丽·萨洛特、伊迪斯·沃顿等人的创作及大量女作家、女作者的参入而冠之以“爆炸文学”也似乎不算过分,女权主义批评也紧随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