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中国女性文学
政治文本
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
性别文本
-
描述:
二、方法在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文革”后的文学视野里,女性文学无疑已是一种触目皆在的“物质”景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女性的“缺席”与“缄默”已成历史陈迹。女性作家的群体涌现以及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张扬,构成了对男性文学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
-
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 托卡列娃
-
作者:
石伟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人物
戏剧性
“女性文学”
俄罗斯文坛
托尔斯泰
感伤
中心位置
小说
-
描述:
女性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女性文学中占中心位置的不是感伤的爱情情节,而是作者对人物活动的精辟鲜明的分析性观点,价值取向问题以及女性评判的深度和戏剧性。这些主题在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托卡列娃、托尔斯泰娅、乌利茨卡
-
揭示女性心灵的奥秘——我写“女性文学”的体会
-
作者:
莫少云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惊梦
“女性文学”
心意
保健护士
参观团
丈夫
烟花
作品
小说
黄花
-
描述:
一 从1987年以来,我先后创作并出版了4部“小长篇”小说,它们分别是《心意彷徨》(花城出版社,1991年)、《桃花美梦》、《黄花惊梦》、《烟花情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后三部又称为“梦幻三部曲”。书出后,在文坛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评论界称我的小说为“女性文学”,并称“如此集中构思并创作,反映女性心灵及性格的作品,在广东文艺界属少见”,“作品的广度及深度,揭示的社会内涵,均值得肯定和称赞”。 书的出版,并每册均在一万册以上。在
-
一切为了文化形态的完形——兼议女性文学及其研究、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关系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人类文明
自然性别
文化形态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
描述:
在“世妇会”前后涌起的热潮过后,女性话题与女性言说似乎不再那样引人注意,但却洗去铅华、卸掉妆饰,将被激活的灵思向深远境界探觅。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世纪之交的女性小说、女性文学及女性批评等话题。于此推出的三篇文章,即在世纪之交的视野中,从对女性小说的集中关注,到对女性文学的独特观照,再到对女性批评的理论辨析,仿佛一条自足完满的秀外慧中的思想之链,让人羡赞其美奂美仑的思致和魅力。这里有冷凝而又动情的回眸,又有明敏而又热切的展望。其间固然各有分说、各具特色,未能也不必求取观点一律,但作者却都非常关注世纪之交中
-
“性别视野”:解读中国当代新题材历史小说的一个视角
-
作者:
李仰智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美杜莎的笑声》
解读
题材
中国当代
历史小说
性别
-
描述:
所谓“性别视野”,在新时期文学研究中,较早使用的是“妇女文学”和“女性文学”的概念。两者的区分是基于“女性”和“妇女”的不同内涵:“女性”区别于旧式女人,以人的主体性为本质内涵,“妇女”则是一个被政治化了的意识形态话语。另一个影响较大的概念是“女性写作”,来指代女性作家的创作。但西方“女性写作”的本意却非如此。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就把男性作家让·杰内特的《盛大的葬礼》也当作“女性写作”的典型文本。
-
记忆、感知与碎片诗学——林白小说创作论
-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小说创作论
女性主义立场
“女性文学”
记忆
林白
20世纪90年代
诗学
-
描述: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林白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以女陛主义文学审美标准为参照考察林白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林白的前期作品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某些层面的特征。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来考察,在女性经验揭示的彻底性上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
翟永明论
-
作者:
陈超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经验
“女性文学”
诗人创作
翟永明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女性生存
50年代
-
描述:
谈及翟永明(1)诗歌,最容易出现的词语就是女性诗歌。女性诗歌是女性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何为女性文学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女性
-
《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史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女性文学”
嬗变
女性写作
文化思维
西北师范大学
-
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刘洁教授著《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一书,2008年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讨中国女性作家的文化思维,既集中于对中国女作家创作的分析解读,又与当下女性文学的研究有所不同。立足现
-
也谈“女性文学”[与吴黛英等同志商榷]
-
作者:
谭解文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男女作家
“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小题材
作品
小人物
-
描述:
在新时期文坛上,“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提出来已有几年了,但接受这一概念的人似乎不多,愿意将自己的作品纳入这一范畴的作家更是极其有限。虽然有几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论证,但由于响应者寂寥,终不免显得有点寂寞。倘要探究个中原因,我想还得从这一概念本身来寻找。
-
资本主义父权制下的多重性别关系 ——重读《骆驼祥子》的性别化现实
-
作者:
李素贞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资本主义
“女性文学”
性别关系
女性主义批评
重读
《骆驼祥子》
文学文本
-
描述:
本文尝试以新的视点对《骆驼祥子》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历来的现实主义批评和对“女性文学”的女性主义批评,因其现有的认识论框架,以类似的方式在各自内部形成了本质化的二元话语结构。基于这两种批评观点解释《骆驼祥子》,就会不可避免地忽视其叙事中的多重性别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父权制之内的性别与阶级/阶层的交叉关系及其以身体为媒介的种种表现。本文从上述的性别观点对祥子—虎妞—小福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重新作了一个较深入的解读,同时证明这种观点使得《骆驼祥子》叙事中的裂痕与矛盾凸显出来,并通过它们建构起与叙事的表层相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