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
作者: 魏丽惠   来源: 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子宫内膜癌分为激素依赖型肿瘤和非激素依赖型肿瘤两型。激素依赖型肿瘤(Ⅰ型),占子宫内膜癌80%以上,多见于绝经前妇女,组织类型多为高分化腺癌,对孕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好。非激素依赖型肿瘤(Ⅱ型)约占10%左右,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组织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分化差,预后差。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其中内分泌治疗主要为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一些激素依赖性肿瘤,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在过去30年中,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没有太大进展
明清江南闺秀诗社考论
作者: 赵厚均   来源: 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文人雅士结社联吟,是宋元以来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人比才量力,激发创作热情的重要方式,往往被目为一时之美谈。而这一雅事,闺秀诗人因其身处深闺的局限,长期以来是与之无缘的。晚明以降,沉寂多时的女性文学创作又突然进发,出现了一大批闺秀诗人。尤其在江南地区,闺秀诗人逐渐走出闺中,效仿文士结社吟诗,形成了蕉园诗社和清溪吟社两大声名远播的闺秀团体。闺秀结社吟诗,又由江南而波及全国,昭示着女性文学创
弗洛伊德的性别差异及其启示
作者: 牛勇   邱香   来源: 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男性中心倾向   性别差异观   心理学启示   弗洛伊德  
描述: 弗洛伊德是较早系统论述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家之一,弗洛伊德的性别差异观受到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和女性学等学术领域的关注和重视,但其理论常被指具有严重的男性中心倾向而成为女权主义者们批判的靶子。结合弗洛伊德个人生活经历对其性别差异观中的男性中心倾向的解析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与弗洛伊德性别差异观在非心理学领域引起的强烈反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流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却反应冷清,甚至视若无睹,在当代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妻子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 刘文明   来源: 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新农村建设   留守妻子  
描述: 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构成中,“386199”留守群体成了主体。这种劳动力与精英人才的外流,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困难。那么,依靠什么力量来建设新农村?在留守群体中,由于留守妻子成了其中的中坚力量,她们自然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然而,当农村留守妻子纳入社会学与女性学研究视野的时候,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妇女当作个体行动者来考察的,突出她们在丈夫缺席情况下的艰辛,主要集中在留守妻子的留守原因、生活方式
浅论《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
作者: 郑舒栎   来源: 乌蒙论坛(总第107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祥子与虎妞   分析   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  
描述: 虎妞是老舍先生代表作《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祥子与虎妞的故事,是一个特定年代里的人生悲剧,虎妞对祥子的爱有真情真爱的一面,但这种畸形的爱却在客观上伤害了祥子,也造成了自身的悲剧。本文从虎妞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层面对虎妞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论述。
清新优雅别一枝 论李金枝塑造韩玉娘的艺术个性
作者: 罗云   来源: 中国演员:2013年第5期 总第35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李金枝是当代豫剧名家,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她曾在豫剧舞台上成功塑造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古今女性形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豫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李金枝在《韩玉娘》剧中主演韩玉娘,她的创作深入人物心灵,"化身"于韩玉娘,把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形象跃然于豫剧舞台,赢得了领导、专家、以及观众的高度赞誉。作为该剧导演,我在排练场上看到李金枝充满热情
单士厘:一个被历史误读的文化闺秀
作者: 付勇   花宏艳   来源: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单士厘   闺秀   误读  
描述: 单士厘,作为吴兴钱家这个显赫文化家族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员,并不足以使其成为20世纪文学和历史不断记忆的对象。她一生著述颇丰。除了《癸卯旅行记》和《归潜记》之外,还有《受兹室诗稿》、《清闺秀艺文略
奥尼尔“母神信仰”及对当代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
作者: 任增强   来源: 2012年山东社科论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母神信仰   奥尼尔   价值追求  
描述: 从分析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揭示其“母性情结”这一创作心 理现象。结合奥尼尔剧作产生的历史语境,挖掘奥尼尔“母性情结”的价值取向,指出在以“父 神”上帝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坍塌之后,剧作家着力构建“母神信仰”。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奥尼 尔视自然为人类之母体的观念及他对爱和宽恕精神的宣扬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 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玉赋的讽谏传统
作者: 欧天发   来源: 2011年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宋玉诸赋,多为诸臣与楚襄王之对话录,此盖朝廷词臣纪实之作。唯文章非实录,终有所改作修润,盖即《论语》所谓"脩饰润色"后之奏本。宋玉的文学地位,吴广平说:宋玉是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是中国感伤主义文学、梦幻主义文学、艳情文学、山水文学、游戏文学的开山祖师。
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
作者: 向荣   来源: “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成都作家李劼人是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师,他的大河小说、特别是《死水微澜》无疑是新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从文学史的视角来看,李劼人的小说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他在30年代完成的三部小说中的诸多女性形象,特别是《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和《大波》中的黄太太,不但是新文学史上堪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
< 1 2 3 ... 51 52 53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