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3 条
-
美国密西根大学伍呷博士访谈
-
作者:
彭雪芳
来源: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2000年中期会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伍呷博士来自美国密西根大学妇女研究所。她1985年赴美留学,在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校工作。不久前,她在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当访问教授。她是一位女性人类学学者。她的研究兴趣
-
"性别"之辨
-
作者:
王宁
来源: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文学
王政
李银河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世界学术领域内,性别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中国本土的性别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两性和谐健康发展的愿望出发,站在中立的性别立场上,力图为当下中国文学领域内性别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首先,本文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溯源,探究性别概念的生成,建伦与女性主义的关系。认为女性主义本身就是对社会性别的反动,性别理论萌生于女性主义研究.但是,性别同女性主义不是可相混同的概念.女性研究应该是性别研究的一部分,性别研究是对女性主义的超越.继而,本文梳理了本土性别研究的现状,并重点分析王政、李
-
Dogs,Women,and the Significant Otherness in J.M.Coetzee’s Disgrace
-
作者:
李晶
来源:
“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狗
再现
女性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库切小说《耻》对于女性人物(露茜、梅兰妮和弗·肖)以及狗的文学再现。作为"他者",女性和狗的生活都深深地与结束种族隔离之后的南非社会政治变革交织在一起。女性,作为属下阶层,在小说中不仅是性征的隐喻,更预示着更广阔范围内的社会动荡,而狗则隐喻南非人民的非人生活。作为小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他者",女性和狗不仅对于男性以及人类有自我指示的意义,同时对混沌世界秩序的"中心"也有关联指示作用。女性和狗置身于南非安格鲁一欧洲的逻各斯中心传统而无法剥离,同时也无法逃避殖民主义的阴影、宗主国知识生产方式的异化
-
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悉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
作者:
董进霞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暨科学论文报告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竞技体育
影响因素
女性参与
历史发展
-
描述:
别关系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19世纪末期,我国女性开始放弃裹足,出现在体育场上;20世纪中期的女性在男女平等的号召下走出家庭,进入专业运动队;20世纪后半期,我国女
-
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潘诺娃
日常写实小说
池莉
双性和谐
-
描述:
池莉和潘诺娃的日常写实小说显示了女性写作或女性文学表达的共相性——女性格外青睐带有人道关怀意味的日常生存众生世相,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一方面,从平凡人本然的生存愿望出发, 把日常生活表象视为诗性的、不乏深刻意义的载体;另一方面,隐含着双性和谐的哲理追求,反衬出离开生活实在的任何反男性或反女性的创作,都是畸态的。这种女性主义立场,也许正是人类完形文化理想期待。
-
爱的理想、困惑与解答——论林真理子《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的文学主题
-
作者:
邢以丹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爱
女性小说
文学主题
-
描述:
《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是日本女性作家林真理子的文学代表之作。这两部短篇小说皆再现了一个“爱”的主题,即自一开始的“爱的理想”,到恋爱过程中的“爱的困惑”, 最终走出困境,找到“爱的解答”。通过这一主题的选择与建构,林真理子一方面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深刻反映了现代女性追求自我、走向独立的精神轨迹。
-
从《水浒传》中的淫妇形象看施耐庵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
-
作者:
余萍
来源:
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作为英雄传奇体小说典范的《水浒传》,施耐庵在塑造男性英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若按施耐庵对她们的态度来分类,大体可将她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女性英雄人物,以孙二娘、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等为代表。对这一类女性,施耐庵持肯定的、赞赏的态度,认为她们豪爽、勇
-
性别视角中的儿童发展
-
作者:
谭琳
宋月萍
来源:
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童教育
儿童发展
性别平等
-
描述:
儿童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儿童发展状况,尤其是女童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显著改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生存与发展的性别差异的重视,尤其是女童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关注,已使儿童发展性别平等议题成为我国儿童发展领域以及女性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
“新性道德论争”始末及影响
-
作者:
邱雪松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妇女运动
伦理道德
出版界
性别意识
-
描述:
本文针对1925年1月,商务印书馆旗下《妇女杂志》推出的“新性道德专号”,引发了一场以主编章锡琛和周建人为代表,与昔日新文化运动盟友陈大齐的论争。这场论争预示了五四启蒙知识分子在妇女问题上的分歧
-
“新性道德论争”始末及影响
-
作者:
邱雪松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2009)学术年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25年1月,商务印书馆旗下《妇女杂志》推出的新性道德专号,引发了一场以主编章锡琛和周建人为代表,与昔日新文化运动盟友陈大齐的论争。这场论争预示了五四启蒙知识分子在妇女问题上的分歧,间接促成了章锡
<
1
2
3
...
45
46
47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