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掩盖的人文之光: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嬗变(1927-1949年)
-
作者:
李琼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7辑)——城市科学与城市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艺术形象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
-
描述:
当下对早期上海流行音乐的过度想象与简单化、误解源自缺乏对早期流行音乐历史的深入认识,没有理解上海早期流行音乐的现实背景与人文关怀,从而把早期流行音乐不加区分地理解为靡靡之音。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早期流行音乐中的"小妹妹——新女性——弹性女郎"形象的演进,探索其深层的人文追求与现实关怀,并探明其演进的历史原因。
-
经典文学女性形象的审美与批评视角
-
作者:
吴红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审美
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在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悠久的渊源。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莱辛在其重要论著《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中更是廓清了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及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之间的界限,充分地肯定了文学和艺术与生俱来的共通性。在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中,艺术家们遵循着"S"形法则创造出了无以数计令人叹为观止的极富女性美的艺术形象,而实际上,文学家们亦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法则以及罗丹所认为的"美,就是性格和表现"的观点在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里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
-
《撒娇女人最好命》:“女汉子”的银幕形象分析
-
作者:
仝金歌
来源:
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汉子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2015年春晚助推"女汉子"热议,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都市女性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周迅塑造的"女汉子"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也收货票房和口碑的双赢。生活中,性格热情善良、简单干练、独立打拼的的"女汉子"们在个人问题上屡屡碰壁,电影中,却牵得心仪人之手。将这一类的女性形象搬上银幕,既是社会现实和舆论的助推,也是影片叙事和银幕女郎形象的扩充与再造。但现实社会中"女汉子"依然摆脱不了男性话语权的塑
-
红尘中的诗性守望:论《谁带我回家》中的女性形象和诗情品格
-
作者:
文雅歌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阿毛的长篇小说《谁带我回家》讲述了一个艺术女性的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涉及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既困惑又敏锐的话题。作者通过多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出自己对爱情、对生活、对事业的理解和思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潜隐的、充满感伤和哀婉情调的女性世界中。
-
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
-
作者:
唐毅
来源:
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汉画像石
女性
-
描述:
在中国美术史上,汉代绘画雕刻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承前启后的转折,而其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就是画像石。汉画像石气势恢宏,博大精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汉画像石集文学、历史、绘画、雕刻、书法等各种艺术手段于一身,有着强烈的艺术特点。尤其汉画像石表现出的贯穿始终的汉代人的进取精神和雄浑气魄是其他艺术作品所不能企及的。现存世的汉画像石题材非常丰富,常见的有伏羲女娲、神仙羽人、昆仑仙境、车马出行、男耕女织、宴乐会饮、乐舞百戏等等,无一不反映出汉代人对现世的强烈眷恋和对来世的美好憧憬。其中人物是
-
简论辛词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国蓉
来源:
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分析
辛弃疾
女性形象
词作
-
描述:
辛弃疚是南宋爱国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少有对女性的关注,其词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约八十余首,不到其作品的七分之一。这些女性以歌妓、思妇、历史人物、村妇、传说中的女性居多。通过对辛词女性形象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第一,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第二,反映了辛弃疾的女性观。第三,展示了英雄内心世界深重的苦闷。第四,体现了时代的影响。第五,是辛词才学化的有力证明。第六,体现了辛词题材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折射出了辛其人完整
-
《北洋画报》中的女性书写与都市文化建构
-
作者:
孙爱霞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13辑)——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身份与政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北洋画报
女性视角
男权视域
女性形象
-
描述:
《北洋画报》是民国时期北方最大的画报,包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民国女性的照片、新闻,以及文学作品,这些内容构成《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有两种视角:一个是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诸如对女明星形象的书写与男性猎奇心理、名士习气联系在一起,对女运动员形象的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传统女性形象则与男权社会中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紧密相连。此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建构出民
-
傲慢与偏见:招贴设计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
作者:
张小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贬损
男权
挑战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是一种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女性形象作为图形语言一直被广泛应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运用女性形象作为传递商品信息的手段过于泛滥并有贬损女性的倾向。这种渗透在招贴设计中的性别差异,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性别形态意识。在当代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维护女性在社会精神层面的主体意识,重视女性在精神领域的自我精神维护意识,反思社会给女性冠以无形的精神枷锁的批判性思考尤为重要。看似风平浪静,一切都在平稳向前发展,但是难以避免存在内在的骚动和挑战。和谐社会形态需要和谐性别形态,对招贴设
-
浅议《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艳
来源:
商洛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浩浩荡荡一百三十篇,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其中所涉及四千多个人物,上至帝王、贵族、官僚,下至刺客、游侠、商贾及平民百姓,无
-
台湾客家文学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
-
作者:
樊洛平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台湾
族群文化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客家文学
-
描述:
文章透过台湾客家文学视野所要探讨的,正是客家女性的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出发,分别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对家国政治的精神认同和对婚姻爱情的价值认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已经成为她们性格深层最稳定的族群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家女性形象将更多的出现在客家文学的世界里。
<
1
2
3
4
5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