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台湾客家文学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
作者: 樊洛平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台湾   族群文化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客家文学  
描述: 文章透过台湾客家文学视野所要探讨的,正是客家女性的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出发,分别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对家国政治的精神认同和对婚姻爱情的价值认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已经成为她们性格深层最稳定的族群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家女性形象将更多的出现在客家文学的世界里。
二十世纪台湾女性文学创作边缘视野观
作者: 彭燕彬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审美思想   台湾女性   文学创作   艺术表现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创作无论是在追求对一种能启迪以致使人们进一步思考的深刻内涵和思想力度方面,还是将审美理想色彩融会进艺术表现技巧之中,均己显示出其独特的功力与实力。作为我国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台湾女性文学,是与大陆女性文学互呈异彩的,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海外华文女性书写新探:《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评介
作者: 吕红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艺术风格   作品评论   女性书写  
描述: 文章通过对《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简要评介,分别列举了诸如陈若曦、李黎、严歌苓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对其进行简要分析,由此而引出对海外华文女性书写新的探讨,女性文学的嬗变无论从自身的研究和发展,或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影响都将不可低估。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未曾有过。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话语形态   小说创作   女性文学   新移民文学  
描述: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新移民文学,是贫困落后的第三世界(中国)的民众迁徙至富裕发达的第一世界(欧美)后的精神产物,在其发韧之时不可避免地带有“自我殖民”的色彩。这一点在新移民文学早期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查建英的中篇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诸多国人己逐渐意识到:完全西方化或者“自我殖民化”的文化选择不可能真正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必须首先具备自己独特而明确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融入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并顺利实现自身的现代
“多重边缘人”的女性叙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北美新移民   小说创作   叙事视角   女性文学  
描述: 新移民女作家探索了新移民女性在西方异域所遭受的艰苦和困窘,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文本揭示了女性移民“多重边缘人”的生存状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主流文学场中的女性叙事视角,证实了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的存在,让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震撼。
“和谐的自我伦理”:从《女儿红》看台湾女性书写的价值向度
作者: 程国君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儿红》   作品评论   女性书写   台湾文学  
描述: 文章通过对《女儿红》作品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了新的女性写作趋势及其新的价值趋向,对“和谐的自我伦理”构建的新观念的探讨,开拓出了女性写作的新路子,显示出台湾女性文学丰富的价值向度。
华文文学中的女性写作概观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华文文学   社会影响力   自身价值   女性写作  
描述: 文章通过从东南亚华文女性文学创作及欧美华文女性文学创作两个方面对华文文学女性写作进行总结。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之间,在古典情结与现代认同之间,在传统观念与现实问题之间,在男性社会与女性自我之间,华文女作家借由文学的途径,既昭示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又为世界奉献大批独具社会影响力与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
试析严歌苓小说的女性话语权
作者: 程箐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女性话语权   叙事视角   严歌苓  
描述: 文章通过对严歌苓小说的研究,剖析了小说中的女性话语权,从生存困境的揭示、女性身份的确认和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对话三个部分层层深入,从中看到严歌苓对女性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视角,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观照方式,着力女性气质言说,展示女性的内在力量,秉持男性与女性平等对话的方式表达女性话语与男性话语的共存性,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路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