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顺康间江南张氏姊妹研究
作者: 李雪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氏姊妹   艺术表现   题材   成因   顺康间  
描述: 清顺康间江南吴县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体——张学雅七姊妹,即张学雅,张学鲁,张学仪,张学典,张学象,张学圣,张学贤姊妹七人。她们的作品为我们保留了明末清初女性生活风貌的真实材料,同时也是研究
写作、深渊和飞翔:林白作品论
作者: 李文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人化   林白   小说   女性  
描述: 林白是九十年代中国崛起的女作家之一。她在异军突起的新生代作家群中独树一帜,宛如一朵滴血的玫瑰,带着时代的印记和生命的伤痛,用极其敏感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又一个倍受伤害的女性以及她们鲜为人知的隐秘故事
东北黑土地上独特的生命视角
作者: 李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   生存意义   萧红小说  
描述: 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和审美内容的小说作品。 十年创作独领风骚。萧红以自己的勤奋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先后创作出以女性为中心内容的小说约100万字。她不仅是东北作家群
种族·性别·文学的百纳被:论爱丽斯·沃克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
作者: 刘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父亲形象   后现代叙事   爱丽斯·沃克   性别话语  
描述: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20世纪国际文坛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爱丽斯·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本文选择她的长篇小说力作《父亲微笑之光》(1998)为
寻找黑妈妈的花园
作者: 庞兆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角色缺失   黑人女性   母系传统   大地母  
描述: ,黑人文学集中繁荣的时期,对黑人母亲的形象做了一个历时梳理。论文第一章论述了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作品中传统保守型母亲;第二章是关于四十至六十年代奋争型的勇士,她们都不愿屈服于主流文化,唱出抗争之歌
安于世俗的游走与言说:王手小说论
作者: 程敏   来源: 温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视角   世俗生活   叙述语调   男性叙事   世俗男人   世俗女人  
描述: 随着文学的“温州现象”热度不断攀升,温籍作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王手作为温州作家群的领军人物,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评论界对其研究也明显增多。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拟从世俗男性、世俗女性、世俗生活以及
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解读《裸体吃中餐》中的文化认同
作者: 相龙娟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华裔美国作家   民族文化   文化认同   小说《裸体吃中餐》   伍美琴  
描述: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大致开始于19世纪中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在华裔美国作家的共同努力下,华裔美国文学现已经成为美国多民族文学繁荣共存的一个重要分支
追求健康人性 建构心灵花园
作者: 任丽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善良情怀   生命本真   灵魂洗浴   健康人格  
描述: 在当代女性作家群体中,铁凝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她的创作轨迹与新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学的时代潮流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势。她很少有紧追社会主流的作品,总是与之保持着一种“距离”,默默地循着
萧飒及其小说的三种主题研究
作者: 吴亭蓉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少年问题   萧飒生平   亲子两代关系   萧飒小说   女性情爱  
描述: 崛起於七○年代,成為八○年代小說界主力,並且持續創作的女作家蕭颯(1953-),在台灣文學史、女性作家群裡,自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蕭颯對寫作有深根蒂固的痴迷執著,對自我有不斷進步的期許要求,落實在
萧红的《呼兰河传》与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比较研究
作者: 金香丹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呼兰河传   萧红   猎人笔记   比较研究  
描述: 萧红(1911-194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东北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猎人
< 1 2 3 ... 6 7 8 ... 844 845 8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