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解构】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乌利茨卡娅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发展和解构
-
作者:
沈莉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乌利茨卡娅
女性形象
发展
-
描述:
女性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却是另一种样子。通过对现代女性形象和传统女性形象的比较,我们发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蔑视甚至是抛弃传统,她们不再像俄罗斯传统女性那样善良、温柔,而是变得丑陋、玩世不恭,具有颠覆性。在所有俄罗斯当代女作家中乌利茨卡娅是特别的一位。她在小说《索尼奇卡》和《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塑造了典型的女性形象,引起了文学评论家的特别关注。本文分析俄罗斯当代女性作家乌利茨卡娅小说《索尼奇卡》和《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的女性形象,以揭示女性形象在当
-
谁的安东尼娅:《我的安东尼娅》中吉姆·伯顿叙事的自我解构
-
作者:
欧佩佩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叙事
女性主义
-
描述:
由于叙事人吉姆·伯顿与作者维拉·凯萨的经历存在众多相似性,外界一直认为《我的安东尼娅》是凯萨的自传体小说。女性主义评论家们察觉到吉姆对移民女孩安东尼娅的热情歌颂之下隐藏着其作为传统大男子主义者对妇女固有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偏见,女性主义评论家们还指出虽然小说歌颂了安东尼娅坚强乐观的拓荒者性格,但是她的声音被埋没于男主人公的声音和文字之下,由此女性失去了话语权,女性的声音只能通过男性来传递。但是女性主义学者们的观点把艺术等同于生活,混淆了小说叙事人和小说作者的界限,把吉姆的视角和观点等同于凯萨的视角和观点。女
-
论《金色笔记》中二元对立的解构
-
作者:
孙慧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二元对立
《金色笔记》
和谐
-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是二战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莱辛凭借其坚韧的实验精神和大胆的形式创新而享誉盛名。莱辛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同时,作品中涉及大量敏感问题,例如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政治歧视和妇女解放等。2007年10月17日,多丽丝莱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对她表示了高度赞扬:“她的作品堪称女性经验的史诗,用怀疑、热情和梦想的力量反映了一个分裂的文明。”《金色笔记》堪称莱辛的经典之作。该部作品自1962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同时也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该书描
-
解构后的重建
-
作者:
杨咏霞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身份探寻
美籍华裔
-
描述:
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和文化理论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新的诠释,并对文本中出现的拼贴、戏仿等后现代创作技巧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
-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男权文化的解构
-
作者:
罗双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男权文化
女性主义文学
-
描述:
对于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真正从男权制与男权文化角度解读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本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绪论重点论述女性主义文学与男权制,其中区分了女性主义、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文学三者的概念,并探析了男权制及男权文化。同时划分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与男权文化的关系。第一章具体论述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自由女性主义文学的启蒙性特点,并指明这实际上是人的觉醒前提下的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全力去追求男女平等,两性和平相处,忽视了男权制文化,仍然在
-
女权运动背景下的动漫创作变迁
-
作者:
袁媛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女权主义
动漫
迪士尼
-
描述:
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集中考量的是男权主义中心话语下的动漫作品特色、后殖民女权主义对动画文本的解读、双性同体思想的影响和解构主义及酷儿理论的贡献。 重点将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女权主义运动对动画创作
-
在差异的世界中重构黑人文化身份:解读解构主义者托妮·莫里森
-
作者:
王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文化身份
美国黑人
差异
-
描述:
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迄今已经创作了八部小说,其中的每一部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动人心弦。凭借诗化的语言,对神话传说的奇妙运用,以及不落俗套的叙述结构,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世界里着重表现了黑人受压制的事实,美国社会中种族压迫和性别压迫对黑人造成的情感伤害和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及黑人在由白人文化价值观所统治的社会里寻求自我身份时所面临的困难。她不懈的文学创作及其本人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敏锐洞察力已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已出现大量有关她的文章和专著。本论文基于这些已有的科
-
超越女权—从伊迪丝·华顿的纽约小说看其性别观的转变
-
作者:
孟德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解构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纽约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辛辣地
-
解构的世界: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
-
作者:
朱海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二元对立
莱辛
-
描述: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战后英国杰出的妇女作家。她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审视、记录了二十世纪社会的多变。目前虽然关于这位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对而言对从整体上把握莱辛小说中的思想倾向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主要表现在一、研究对象集中在《金色笔记》而且着重阐释作品的独特结构,显得不够全面;二、研究视野狭窄,视点单一并缺乏系统性,基本局限在其对种族和女性的研究上,还有很多研究领域有待深入;三、研究方法不够多样。有鉴于此,本文以后现代主义
-
大众媒介领域女性性别身份的建构及其解构策略
-
作者:
盛莉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大众媒介
性别
-
描述:
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在生物决定论和二元体系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性别理论从社会建构性别的立场出发,对传统的性别观念展开了批判。社会性别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领域仍然是非常明显的男性优势领域,大众媒介与社会观念和事实密切相关的现状,支持、加剧并再现了等级社会文化中的社会性别的分离以及对女性的性别偏见。在中国以1995年世妇会的召开为契机,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开始得到发展,但无论从研究总量还是研究深度而言还是相当有限,研究成果也很单薄,且未能形成体系。女性与媒介的关系在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领域仍属于边缘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