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由】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家”里的女人——论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晓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小说
自由
现代文学
女性
-
描述:
家族小说是中国小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族小说是一种以家族为描述对象的小说类型,它通过描述波澜起伏的家庭故事,通过展现家族成员人际关系的变迁、生活命运的变化、思想行为的变化,由此反映整个社会的发展前进,以及身处在时代风云变幻大背景下人们思想的轨迹。家族小说通过描写家族环境的变化、家族成员思想行为的变化反映深厚的社会时代内涵,反映中国文化的发展。家族在中国历史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中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这决定了家族小说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漫长而久远。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现代家族小说具有十分重
-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论王小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田冯太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小波
权力
自由
女性形象
-
描述:
“体制外高手”、“自由思想家”王小波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颇富文学价值的小说,并通过这些小说表达了他所追求的消极自由主义理想。而作为众多人物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形象在表达这种消极
-
萨特自由哲学观视角下塞丝的自由之路
-
作者:
陈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自由
责任
《宠儿》
-
描述:
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家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70年代黑人审美运动先驱们的感召下,莫里森用感情炙热的文笔和丰富多变的文学策略,不仅忠实刻画了勤劳朴实、勇敢无畏、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黑人形象,同时也真实展现黑人内心自卑、自身有缺点以及在白人文化主导下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等方面。身为黑人女性,莫里森更加关注黑人妇女的命运发展,通过刻画出各种各样的黑人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悲惨命运示以关怀,为她们的顽强斗争给予肯定。截止2012年,莫里森共创作十篇小说。《宠儿》(1987)助她荣膺诺贝尔文学
-
布罗迪小姐的悲剧
-
作者:
李茵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存在主义
责任
异化
-
描述:
》作为斯帕克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直以来受到极大关注。 本文将运用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关于自由,责任和异化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布罗迪小姐,探寻其悲剧的根源。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关于
-
“野”与“性”:生命的自由与奔泻
-
作者:
周艳敏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欲望
自由
女性
-
描述:
中最具代表性也是莫言最为给予审美认同的女性形象。第一章主要从“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女性生命的自由与反抗。表现为三类:第一类是像《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戴凤莲那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自然、奔放
-
存在主义视角下《丹尼尔·马丁》中的自由
-
作者:
华小培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福尔斯
自由
存在主义
《丹尼尔·马丁》
-
描述:
大大增加了小说的阅读难度,使得它成为福尔斯小说中少有人问津的一部作品。其实,福尔斯在《丹尼尔·马丁》的创作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激情,因而《丹尼尔·马丁》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他作品的一贯主题:自由。本文借用
-
摆脱“他者”身份,寻求自由之路:对《金色笔记》中女性“他者”的研究
-
作者:
解丽丽
来源:
鲁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他者
自由
《金色笔记》
-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英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被誉为“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作为莱辛最有代表性的小说,《金色笔记》以其对现代女性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剖析,对现代女性在混乱的当代社会中生活和思想状况生动、详细的再现,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赞誉,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尽管莱辛本人并不承认《金色笔记》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但读者在细读文本之后就会发现,这部作品以女性性别意识为中心,揭示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境况中建构自我的过程。根据“他者”的理论,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对立中确定自己的存在的。本文即以
-
自由与责任:玛丽娜·卡尔对爱尔兰女性的存在之辩
-
作者:
张雪玲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女性存在
责任
玛丽娜?卡尔
-
描述:
玛丽娜?卡尔是自格里高利夫人以来爱尔兰剧坛最重要的女性剧作家,也是活跃在当代爱尔兰剧坛年轻一辈中最具才华的一位,她的作品以其独特而大胆的笔触成为当代剧坛最有力的声音之一。卡尔崛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最富代表性的当属创作中期的三部曲,包括《梅》、《鲍西亚.卡夫兰》和《猫原边......》。这三部剧作集中刻画了一系列独具个性、姿态鲜明的女性人物,成为奠定卡尔剧坛地位的标签作品。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大多从爱尔兰文化角度入手,从主题、结构、风格、技巧以及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然而,从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人文主义解读
-
作者:
徐昭宏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社会道德
自由
人文主义
-
描述:
英国作家福斯特被评论界誉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二十世纪文坛上他以《霍华德庄园》著称。他著有另外五部小说《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1905),《最长的旅行》(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印度之行》(1920),《莫瑞斯》(1914)。他的小说生涯不如他的散文写作出色,但其文学思想及人文主义思想在小说中表现得较出色。他从简·奥斯汀和巴特勒的作品中吸收了精华。他的作品涵盖了不同文学样式,包括故事、人物对话、作者叙述和评论。在他的小说中,他选择了不同的背景。其中《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和《
-
化蛹成蝶
-
作者:
胥凯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艺术
自由
-
描述:
既是代表飞离与自由,又是残暴与惩罚的象征;昏暗的街道一方面被喻为心理迷宫,同时也象征着人生之路;花因颜色而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