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云南民族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女性学视角下《四朝代》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颖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
《四朝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四朝代》是泰国著名作家克立.巴莫的一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封建贵族女性珀怡的一生为线索,展现了曼谷王朝从五世王到八世王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被称为泰国的“红楼梦”,小说除了成功塑造珀怡这一典型的封建贵族女性形象以外,还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形象鲜活、立体的女性人物,本文对书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会从女性学的视角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以女性学的角度来审视作品中甚至是过去一个时代的女性生存状态,为女性受到的束缚和压制进行辩解。本文第一章对《四朝代》的作者
-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论王小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田冯太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小波
权力
自由
女性形象
-
描述:
“体制外高手”、“自由思想家”王小波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颇富文学价值的小说,并通过这些小说表达了他所追求的消极自由主义理想。而作为众多人物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形象在表达这种消极自由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消极自由主义的基石是众生平等,而男女平等自然是众生平等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王小波的写作一直与主流话语圈保持着距离,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有别于传统男作家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既不同于传统文本中的天使形象,也迥异于传统文本中的妖女形象——因为她们都是按照男性的意愿的塑造的
-
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
作者:
保明东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学
中国形象
谭恩美
美国华裔
-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迄今共出版了六部小说,两部儿童文学及一部散文集,被誉为继汤亭亭之后美国华裔文学的又一个高峰,同时也被中外评论界认为是将美国华裔文学引入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作为第二代美国华裔,依托其独特的华裔身份及文化背景,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及中国故事吸引着中外读者的目光。谭恩美小说以华裔女性叙事为主线,依托母亲的记忆以及自己的想象对中国想象进行改写和重构。本论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对《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以及《沉没之鱼》四部作品所呈现的中国形象进行解读。同时借助后殖民主义文学批
-
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视角解读《拯救溺水之鱼》
-
作者:
史瑶瑜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拯救溺水之鱼》
解构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
颠覆
二元对立
-
描述:
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华裔作家作为非主流作家已逐渐为人们所知,并受到人们的欢迎。谭恩美(1952-)作为目前最杰出的美籍华裔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广泛的意义来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不同于她以往以描写华裔家庭关系或华裔母女关系为主线,以女性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拯救溺水之鱼》可以称得上是她创作风格的一个巨大突破,在创作主题与思想深度上都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本文运用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全面解读小说,对小说中存在的三组二元对立项进行解构,以期更深刻、更全面地挖掘谭恩美艺术创作背后的深刻意义
-
农村草根妇女组织与权力参与:德宏州二坤村民小组妇女禁毒联防队的案例研究
-
作者:
张宏文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产生空间
公共权力参与
农村妇女草根组织
群体意识
-
描述:
产生于本世纪初的景颇山寨二坤的妇女禁毒联防队,是云南边境地区在抗击毒品和艾滋病的斗争中自发产生的成百上千社区妇女禁毒组织中的一个。二坤妇女禁毒联防队因其产生时间较早、发展历程较长且特点鲜明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二坤妇女禁毒联防队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在描述联防队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社会性别构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剖析联防队立足的空间和成功的因素、联防队对妇女社会资本的作用、妇女在社区公共权力中的位置与社区社会资本配置及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两性社会资本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农
-
陕北农村庙会女性参与实证研究:以佳县白云山庙会为例
-
作者:
刘文娜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众场所
自我认知
白云山庙会
女性参与
-
描述:
本文在论述陕北地区农村庙会概况的基础上,以佳县白云山庙会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学尤其是宗教社会学、性别社会学以及女性学等的相关理论和视角,研究陕北农村庙会女性参与的内容、特点、功能、文化变迁,并试图解释在转型期庙会参与这一事件中当地女性的自我认知。文章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有机组成:第一部分:引言。概述本论文的研究缘起、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陕北庙会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说明论文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陕北庙会概述。指明陕北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庙会发展状况、文化背景
-
“80后”女性书写与后现代主体问题研究
-
作者:
赵航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后现代
女性书写
“80后”
-
描述:
“80后”文学从崛起那一刻起便备受争议与关注,作为表达“80后”一代成长感受的文学类型,它展现出“80后”一代对自我、他者以及世界的思考。本文主要通过对“80后”女性文学文本的分析,发现其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探析“80后”女性主体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文认为,成长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80后”女性主体带有后现代色彩,呈现出碎片化、多元化特点。“80后”女性书写对“我”的问题思考,体现在精神、身体等不同方面,主体经由社会文化建构,呈现出多面自我,是一种不稳定的后现代主体。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哲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