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李清照词中的美学意蕴
作者: 甘少迎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美学    
描述: 李清照一生跨越北南两宋,不仅在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女作家中是佼佼者,而且在属于男权时代的封建文坛中也堪称大家。她的诗词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达到女性文学创作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最高成就
萧观音与李清照诗词比较
作者: 张春梅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萧观音   诗词比较  
描述: 萧观音和李清照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虽然萧观音比李清照早出生四十年,但是从大的时代背景来说,两者可以说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萧观音是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出身显贵,才貌双全,在辽代文坛有很高
李清照个性心理的复杂性
作者: 王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   个性心理  
描述: 李清照是宋代以婉约著称的女词人,但从她诗、词、文的创作中我们却看到她的个性心理是具有复杂性的,柔婉之中又不乏阳刚之气。本文主要探讨这种复杂性的成因、具体表现、与同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不同,以及对女性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唐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艺术风格   诗词   女性形象  
描述: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其成就最高的当属词。李清照以知识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来展示前人未曾展示过的种种人生境况和生活情趣,她在词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正是这些具有灵魂精髓和人格魅力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的女性形象,赋予了其词作丰
半个世纪以来李清照形象中西对比研究
作者: 韩周琨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易安文学作品   独特形象   异与同  
描述: 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李清照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尤其在李清照的性情、诗词的主题和内容,以及创作手法方面收获颇丰,而且研究所采取的切入视角也是新意迭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李清照的作品便经
李清照与许兰雪轩诗歌对比研究
作者: 姜军伟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兰雪轩   李清照   思想   女性形象  
描述: 的女作家李清照。之所以能够把她们两个放在一起比较研究,是因为她们有许多共同点。本文就着眼于她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两位女诗人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的异同点及出现异同点的原因。
一花独放犹见春——对易安词中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 马艳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李清照   突破     女性形象  
描述: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因为易安词中的女性形象就是词人自己,文章首先分析了李清照的性格特点。其次,从分析李清照的具体词作入手,展示她词中形象的多样化,并与
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评:以许氏《漱玉词》译本为例
作者: 熊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漱玉词》   许渊冲   文学翻译理论   评述  
描述: 李清照(1084─1155)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创作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善于以其女性身份和其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性别与认同——李清照其人其词的创作与接受研究
作者: 叶祝满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性别与书写   性别与创作   性别与认同   接受美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中國文學史上,李清照非但是一個能完整為自己發聲的女作家,也是文學史上少數未曾缺席的女性創作者,通過詞作,她向世人呈現出屬於自己的姿態,也經由詞作在歷代的傳播、接受,她獲得「婉約詞宗」的地位,更成為
徐自華研究
作者: 魏鵬展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徐蘊華   徐自華   女性意識   清末女詩人   女性文學   秋瑾   南社  
描述: 柳亞子所著《南社紀略》稱南社最有成就的四位女詩人:呂碧城、張默君、徐自華、徐蘊華。徐自華擅詩、詞,是秋瑾好友,又是革命黨員,職業是校長。其一生事跡充滿傳奇色彩。本論文共六章,第一章考察其生平事跡。第二章研究其文學作品。據《聽竹樓詩稿》、《懺慧詞》、《秋心樓詩詞》、《徐自華詩文集》、《徐自華集》等書,今存其詩284首、詞68闋、各體文57篇。其詩詞主要書寫山水遊記、送別、贈答、愛國情懷、革命意識等,其文章主要內容主要是傳記、序跋、書信、通告、廣告等實用性文章。其作品的風格既有傳統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現代情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