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意识的自我言说: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作者: 金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群体   女性意识   比较文学   叙事方式   女性文学  
描述: 该文旨在通过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及中国现代的第一个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女性文学群体的兴起及其创作的比较,研讨女性意识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试图在比较文学的大参照系中探索一些中外女性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全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该文引言;第二部分"艰难的崛起",论述中外女性文学群体兴起的历史契机与共同关注的焦点:女性的命运与个性;第三部分&...
当代佤族女作家群研究
作者: 胡莹莹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佤族   女性意识   民族书写   审美艺术   女作家群  
描述: 本文是对佤族女作家群进行的专题研讨。本文包括绪论、主体与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写作意义。首先,从族别文学史、女性文学、社会现实等角度指明了本文对佤族女作家群的研究意义。其次,对学术界关于佤族女作家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特别注意到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佤族女作家的个人研究,而女作家的群体研究却形同阙如。再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比如发生学、主题学、民族学、女性文学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论述佤族女作家群的形成及背景。首先,分别介绍了董秀英、袁智中、布饶依露、伊蒙红木四位女作家的
时代洪流中的女性书写:延安女作家群及其创作透视
作者: 罗锦鸿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语境   话语   女性意识   群体特征   延安女作家  
描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汇聚于延安的女性作家构成了一个显在的创作群体。她们藉着其作为知识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敏感,紧扣时代的脉搏,切近现实生活的前沿,深入日常人伦的缝隙,以灵动、微妙而又细腻的笔触为我们书写了战争年代解放区人们尤其是女性在历史风云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境遇,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同时,她们在延安时期的创作实践,尤其是整风后所形成的创作模式与书写风格深刻影响和规范了建国后女性写作的发展与走向,因此,深入研究她们此期的创作不仅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十七年女性文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以建国以来女性写作为中心
作者: 黄鹄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欲望叙事  
描述: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
文学文本中的女性意识和话语重构——以当代中国女性小说为例
作者: 王晓丽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重构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随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成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对女性文学的理论总结和认识,更能为现实中的女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思路。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女性意识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话题,也是女作家的主体意识之一。女作家的创作是建构女性文学的基础,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提供文本支持。从女性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道路来看,女性意识的自觉程度决定着女性主义进步的速度,它是女性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女性主体自我发现的基础。
女性主义视角下韩素音《瑰宝》研究
作者: 杜婵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瑰宝》   女性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韩素音   女性主义  
描述: 韩素音是当代文坛知名的英籍华人女作家,《瑰宝》是其成名作。该书于1952年出版,当时在西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精美、清丽、雅洁的文笔早在西方评论界得到公认,被许多西方评论家认为是韩素音最伟大的小说。虽然《瑰宝》是用英语写成,但它所叙述的故事是以20世纪中期的香港和中国大陆为背景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部优秀的作品在中国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2007年才有中译本在中国大陆出版。韩素音首先是一个女性作家,在小说的创作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所以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
李善熙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韩美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父长制   新女性   贤妻良母   逃脱欲望  
描述: 李善熙是1930年代刚刚起步的现代女性文学作家。她采用能表现出女性自我的多样题材和细腻的描写生动的表现出当时女性生活。作者越北之前留下了数十篇散文和小说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注重李善熙小说中体现的问题,通过女主人公解决矛盾的方式来导出当时家父长制社会中的女性意识。本文首先简单了解对作者的创作观影响较大的个人及社会背景。作为一名现代女性,作者的亲身体验与生活上的纠结自然融化在她的作品里。为了对李善熙作品的深入分析,把女主人公的问题意识大致分为力争摆脱日常生活的女性意识,受害女性的自我意识,家父长制社会中的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陈宇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爱情   池莉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发展方向   母爱  
描述: 池莉倡导“原生态写作”,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大多数作品以凝重写实的风格,表现了人的生存艰难和生命卑微。由此便使人忽略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女性观的表现。本文认为:池莉的作品一直被“新写实”、“平民意识”的光环所遮掩,实际上,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涵于其作品之中,只是不为人们注意罢了。作为一名以“市民写作”为己任的女作家,池莉不会忽视市民社会中女性生存这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她以自己独到的观察角度和特有的责任感,对生活于这变革时代的女性进行了细致地描述,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全文共分为四个部
《爱玛》与《金锁记》中女性意识之对比分析
作者: 孟娜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平等  
描述: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女性意识已在中国大地上有了深远的影响。张爱玲与奥斯丁这两位作家是中西方女性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她们都在各自的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对奥斯丁和张爱玲这两位女作家在不同背景下体现的女性意识,婚恋观方面体现的女性意识及其各自代表作《金锁记》和《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异同,并探索了两位作家对后女性主义作品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在当今看似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女性在就业、自我价值实现方面仍然存在不平等问题。本文旨在让人们站在历史的
北京女高师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两性关系
作者: 朱艳丽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启蒙思潮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北京女高师   现代两性关系  
描述: 出身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庐隐、冯沅君、苏雪林、石评梅等人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开始涉及对现代两性关系的不成熟的构想。对于这种构想的研究对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的研究和今天的两性关系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北京女高师的四位作家在“五四”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五四”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对文本中出现的几类典型的两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探析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两性关系的构想的发生基础,话语层面的意义构成,并对它进行“五四”社会现实的观照。由于五四启蒙思潮和作家本人
< 1 2 3 ... 47 48 49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