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
-
作者:
许剑如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行歌词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
描述:
流行歌词文本因其流行性和大众化,承载着多种社会情绪的同时折射着多样的社会和文化心态。在歌词文本中蕴涵着斑驳复杂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态度,从中寻找现代女性话语,发掘现代女性视角,无疑是切实可行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也饶有趣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流行音乐”的定义和流行歌词的特征,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说明本文将结合相关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以性别视角切入流行歌词的文本分析,从“立”的角度探讨女性这一性别类群独特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眼光,做填补相关学术空白的尝试。第一章,分析歌词文本中爱情主
-
试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观
-
作者:
孙燕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一个“新写实”的女作家,池莉自然不会忽视社会中女性生存这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她以其特有的责任和观察角度,对生活在这变革时代的女性形象进行描述,对现实进行反映和探索。她的女性观以自身的体验和敏锐的女性眼光关注时代的变化, 凸显女性的成长及两性关系的变迁,表现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女性意识,体现女性主体性的精神气质。她能敏感地捕捉时代的风云突变,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写作姿态,塑造出一个个鲜活、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为我们了解当代中国的女性生存状态打开了一扇窗户。 本文将从女性的独特个性意识、智慧的光芒、以自我为中心
-
精神世界的营造与迷失
-
作者:
高英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王安忆
女性形象
营造与迷失
-
描述:
王安忆的创作历时二十余年而不衰,且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创作因总是在暗合当代文学潮流的同时又超乎其外而呈现独特的风貌。对王安忆的创作做整体研究,有助于把握当代文坛的脉络,探索出当代文学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现实困境下的生存意义。本论文试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着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与人物解读,探讨其小说创作中的女性精神世界的营造与迷失,从而对作家的整体创作有所把握。
本论文主要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来探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得与失。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其精神世界在男女性爱中彰
-
Confrontation,Subversion and Transcendence——A Study of Three Women Images in The Joy Luck Club,M.Butterfly and Bone
-
作者:
殷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默
超越
颠覆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一直是作家和评论家们感兴趣的对象。本文选取谭恩美小说《喜福会》,黄哲伦戏剧《蝴蝶君》以及伍慧明小说《骨》中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借助(通过)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对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在华裔美国文学中从对抗到颠覆再到超越的发展过程作一些梳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实际上正体现了华裔美国文学和其他少数族裔文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在当今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时代,超越对立,寻求多元共存才是我们应该持有一种正确态度。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还有三章。第二章分析了《喜福会》中两对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因
-
歌德小说《亲合力》中的妇女形象解读
-
作者:
于跃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亲合力
歌德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歌德笔下塑造了许多经典女性形象,晚年著名作品《亲合力》也不例外,该小说发表于1807年,是一部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古典主义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对《亲合力》进行了阐释,旨在对文中的女性人物以及其悲惨的命运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之后通过对18世纪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思想背景的分析,概括介绍了18世纪西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并且通过对歌德家庭工作背景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女性的探究,总结出歌德个人对婚姻和女性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于此时代背景和作
-
“爵士乐时代”堕落的天使
-
作者:
韩薇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爵士乐时代
个人经历
社会背景
女性形象
-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公认的“爵士乐时代”的杰出代言人。他笔下“爵士乐时代”的女性一般都被描绘成一群“美丽的与可咒的”“轻佻女郎”,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现。尤其是在有“爵士乐时代”编年史之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人们看到的是一幅轻浮放纵,崇尚物质,自私而非道德的女性形象。本文首先总结了评论家﹑学者对菲茨杰拉德的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价值之所在。然后将书中的女性人物分为三类,从多个角度对这些人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做出比较和对比。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美国20年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
解读《黑暗之心》中约瑟夫·康拉德笔下的女性
-
作者:
李伟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评论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约瑟夫.康拉德是二十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坛的先驱之一,《黑暗之心》是其主要作品。这部以他在1890年的刚果之旅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查尔斯.马洛的年轻人沿刚果河进入了刚果腹地去找寻儿时梦想的故事。途中马洛被库尔兹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将拯救这位垂危的象牙代理人视为此行的另一重要目的。然而沿途所见的种种景象以及库尔兹的悲剧使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也使得这次旅程以失败而告终。《黑暗之心》作为一个系列,最早在1899年出版。小说一问世就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批评家们试图从哲学,心理学以及政治等角度来研究它并给
-
大众媒介对女性的误读与贬抑探析
-
作者:
赵奉军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意识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已是现在传媒研究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众传播内容之一的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指出在电视剧中女性是如何被遮蔽、定型化和遭到贬抑的现实。揭示出在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是如何构建的。女性形象受到极大的遮蔽、扭曲和定型化的现实,即使是在女性传媒者如女性导演的视域下也是如此。通过深入分析导致传媒中女性形象被歪曲化、定型化的社会文化原因,呼唤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为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拨乱反正寻找新是出路,让媒介在其传播内容的选择与把握上摆脱父权中心论的阴影,破除刻板成见的藩篱,不再充
-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1927-1949)
-
作者:
李琼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
女性主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大众的心声,便被一种更易普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新的文艺形式:流行歌曲,反映并记录了下来。时光流转,这些作品历经了八十多年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不仅没有香消玉殒,而且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行在21世纪,这足以证明,早期流行歌曲所蕴含的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打开音响,当一首首充满独特韵味的女声飘荡在耳畔,言说着自我,诉说着苦痛,倾诉着欢欣时,与近现代都市女性共同演进的城市流行歌曲,在豁然间向我们洞开了一扇,可以近距离观望、揣摩、理解,那个时代、那个文化时空下的新女性心扉的窗。在这
-
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
-
作者:
孟祥云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一生创作丰厚,既承袭了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又参悟出独特的哲学观以及独道的叙事手法。他的特殊性引起了世人的争议与分歧。他对女性特殊的笔触、独道的描述,皆源于他特殊的经历和敏锐的内心感应。他为读者开辟了一个人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新天地。很多人激烈抨击劳伦斯的大男子主义意识,但是他终生都在为女性谱写心灵之歌。本论文旨在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启示,为评论界公正评价这位文学天才提供一份证词。本论文首先追溯了西方哲学传统和当时流行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