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锦鹏电影的性别意识
作者: 郑冬瑜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锦鹏电影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探讨香港导演关锦鹏电影的性别意识,提出关锦鹏电影的性别意识既不是大多数男性导演的男性中心视角,也不是女性主义导演策略性的激进观点,而是超越两性之上,相对平等而人性化的观念。关锦鹏始终关注女性的生存情境,致力于刻画女性的心理活动,挖掘女性的内在刚性品质,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从四方面加以论述。首先通过分析关锦鹏的成长过程与个人经历,了解他的性别意识。其次通过对关锦鹏电影的女性题材、叙事视角和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其电影内容表达的性别意识。第三通过对关锦鹏电影的画面、声音及细节设置的分析,探讨其电影影像
犹斗困兽与笼中之鸟
作者: 王铁男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分析   《大雷雨》   女性形象   《雷雨》  
描述: 《雷雨》和《大雷雨》分别是曹禺和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名之作。这两部作品虽然出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天然的契合。两部名剧都以“雷雨”命名,由“雷雨”贯穿全剧,以具有鲜明“雷雨”性格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品的时代特征,最后都以一场振聋发聩的大雷雨结束全剧。这种惊人的相似性背后究竟反映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本着在吸收以往研究者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原则,本论文作者将用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悲剧美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雷雨》和《大雷雨》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论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白小金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婚恋杂剧   社会文化   爱情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元代婚恋杂剧创作素材的来源:元代婚恋杂剧的创作素材主要集中在对前代小说的继承和对诗歌、早期戏文情节的选用上。元人对小说中的故事有的是原样照搬,有的是进行了改造和扩充。作家重新敷演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这使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作家也选择了诗歌和宋元早期戏文中的故事情节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情节就广为杂剧作家吸收和采用。宋元早期戏文对元杂剧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结构形式上,也体现在相互之间题材内容的沿袭上。 二、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婚恋杂剧中的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 谢云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电视娱乐节目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本研究属于媒介批评范畴。在传播学领域,女性主义批评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媒介是一个意义的聚合体,通过媒介所构建的世界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性别偏见宰制,甚至某些时候媒介为了强化传播效果而夸张和扩大这种宰制。女性主义以女性的体验和立场为中心,对于这种现状提出了质疑。本研究的主题是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台湾电视娱乐节目为分析文本,解读台湾电视娱乐的发展现状。电视娱乐节目制造了一个假象,在节目中女性装扮得光鲜亮丽,女性畅所欲言,女性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亮点。但实际上当代的女性却是受到了父权与商业社会的双重剥削。台湾
论余华小说女性人物生存状态
作者: 蒲晓华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生存状态   生存状态的根源   女性形象  
描述: 在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浪潮中,余华是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本文主要把余华各时期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余华小说中女性生存状态。 本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引言主要说明本文的主旨和内容的。正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从余华小说的核心语码暴力和死亡,以及余华所关注的荒诞的非理性世界来看余华小说中的生存困境;第二部分,从母亲形象、苦难深渊中的女性形象、暴力屠刀下的女性形象以及恶女形象来分析余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第三部分,主要从余华小说女性形象的重要特征即依附性、顺从性,女性
Sue Bridehea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Woman in Jude the Obscure
作者: 王榕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英国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从维多利亚末期这一时代背景出发,对“新女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定义,以及新女性的特点进行研究,同时考查这一历史时期女性的地位、社会理想的女性形象、以及新女性为争取自身的权利所作的努力。 第二章立足于小说文本,通过苏与社会规范的冲突和她反传统的价值取向,详细论述了苏是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
《左传》女性研究
作者: 林雪芬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左传》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描述: 《左传》女性研究
《丽姬娅》的互文性解读
作者: 周远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解读   《丽姬娅》   女性形象   埃德加·爱伦·坡  
描述: 《丽姬娅》的互文性解读
从“轻舞飞扬”到“神仙妹妹”
作者: 袁建胜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互联网自1996年商业化以来,经过十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与报刊、电视、广播并重的四大媒体之一。现实中的人们以ID的形式在参与网络活动,阅读和发布信息,网络强大并不断发展的功能和民主的参与模式已经改变了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行为方式。本文从性别研究视角出发,观照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中发生的文化事件,通过重点描述和分析这十年来网络中的重要文化现象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变迁,指出产生这些文化现象的根源。在网络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中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网络精英化时期,二是网络大众化时期,两个时期中的文化现象
古典文学作品中淑女与神女两类形象分析
作者: 程芳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文学作品   楚辞   《诗经》   女性形象  
描述: 古典文学作品中淑女与神女两类形象分析
< 1 2 3 ... 80 81 82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