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及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何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解读   婚姻观  
描述: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中,女作家简·奥斯汀凭借细腻和敏感的女性笔触以及独有的智慧,对19世纪英国社会女性群体男尊女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同时对女性群体的价值观念进行淋漓尽致的剖析。尽管受当时社会的限制,奥斯汀无法将父权社会套在女性群体思想上的枷锁打破,但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尊严与独立人格对于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期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作者: 魏慰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后殖民主义   解读  
描述: 本文着眼于对杜拉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后殖民主义写作倾向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在对作者的东方情结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挖潜,发掘作者的西方殖民者的身份优越性和实际生活中的穷困弱势者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并从女性文学的写作视角对后殖民主义进行了较为独特的解读
《紫色》中服装和颜色对茜丽自我觉醒的催化作用
作者: 杨玉芳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颜色   服装   《紫色》   解读  
描述: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展现了黑人女性从性别及种族的双重压迫中逐渐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及完美生活的过程。本文试从女性文学独特的服装及颜色入手深入解读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改写“花瓶”的历史——对欧阳子《花瓶》的一种解读
作者: 潘亚茹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子   花瓶   解读  
描述: 等方面重新解读《花瓶》,力图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挖掘作品新的内涵,这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也许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解读萧红与林白的女性意识
作者: 龚玉华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解读   萧红   林白  
描述: 选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萧红与林白,对她们的女性意识做一个链接式的解读,可以勾勒出一条20世纪女性文学发展的心路历程: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以林白为代表的一翼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伟华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读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简爱   批判视角  
描述: 夏洛蒂·洛朗特通过犀利的笔锋对19世纪男权盛行的社会进行了控诉,通过简?爱的主人公形象表达了当时女性追求自我,寻求解放的愿望。本文主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基本概念,对《简爱》这部作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在女性主义批判视角下对《简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沈从文笔下女性形象解读作家身份
作者: 诸小妮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作家身份   解读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的文人,按照沈从文坚信“凡事不孤立,一切有联系”的观点,笔者试图从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对作家的身世与身份进行解读
旧上海烟标、月份牌上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汪注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标   解读   月份牌   旧上海   女性形象  
描述: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烟标、月份牌上的女性形象常常被人们赋予了促销手段、欲望载体、消费对象等多重意义。从本质上看,这种塑造反映了旧时上海社会对理想女性的重新定义,同时也巧妙地修饰和肯定了男权主导下的两性关系。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形象解读
作者: 王昭晖   刘克敌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属性   文学形象   少数民族   解读   女性  
描述: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中一个璀璨的华章。少数民族女性因在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女性形象也自然地被赋予了过多的少数民族标志成分,反映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女性文学形象具有更多的文学魅力,值得去认真地研究和解读
荆棘中怒放的玫瑰——《呼啸山庄》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马玉萍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   生态女性主义   解读   《呼啸山庄》   玫瑰  
描述: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如实地刻画了女性形象。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人物形象,解读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而窥见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更加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本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