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反讽艺术与男性立场叙事——对《县领导》的一种解读
作者: 王百玲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场   反讽艺术   官场小说   柯文   解读   中篇小说   女性形象   全知视角   男性   政府领导  
描述: 《县领导》是史生荣继《所谓教授》之后的又一力作,从内容来看,基本上属于官场小说。作者并非初次涉足官场题材,数年前的关
男权话语中的女性认知(上)——池莉小说《不谈爱情》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崔霞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男权话语   池莉小说   女子   社会身份   解读   爱情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男权话语中的女性认知(上)——池莉小说《不谈爱情》的女性主义解读
现实主义的光辉女性——刘兰芝形象解读
作者: 徐前锋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焦仲卿   现实主义   孔雀东南飞   解读   诗经   焦母   光辉   刘兰芝   女性形象  
描述: 现实主义的光辉女性——刘兰芝形象解读
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应星   城市群   要素分析   高专学报   解读   总目录   生平   女性形象   新余市   女性主义  
描述: ~~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女性人物塑造的“图式”偏离解读
作者: 段永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女性视角   偏离   巴特利特   解读   澳大利亚   图式   读者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的风格转型作品《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与作品同名的中篇故事重点刻画了两位女性独特的性格,一个孤独而骄傲,另一个则满怀梦想且为之疯狂。作品中通过一些超出传统意识和认知的描写与角色的安排打破了读者的固有图式,"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创设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凸显女性在精神层面的独立与主见。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图式是一种对"过去的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总目录(总第81—86期)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问题探析   探究   解读   试析   翻译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新闻侵权  
描述: 问题再探…………………………………………………………………………………………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及新闻侵权防范………………………………………………………………解读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法思想…………………………………………………………………………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法律对策…………………………………
牺牲者的挽歌:解读淮德拉、爱碧与蘩漪
作者: 王凯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互文性   挽歌   欧里庇得斯   《榆树下的欲望》   解读   《雷雨》   女性人物  
描述: 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以及曹禺的《雷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情节上,后两部剧目续写着家庭中继母与儿子之间的乱伦关系。对女性人物的细腻刻画和表现也是三部剧作的共同点。李健吾在谈到《雷雨》时,曾如是说:“容我乱问一句,作者隐隐中有没有受到两出戏的暗示?
简.奥斯汀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张丽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父权制社会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女性人物形象   简·奥斯汀   解读   女性主义批评   莎士比亚作品  
描述: 一、引言简·奥斯汀(Jane Austin,1775—1817),是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了两个世纪,但是简·奥斯丁的作品在读者中间依然颇受欢迎,堪与莎士比亚作品相提并论,著名文艺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曾经如是评价:"英国文学最近一又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
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刘宇彤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张爱玲小说   男性人物   生活方式   寄生虫   解读   婚姻   文化背景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张爱玲可谓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女性人物,在她所创作的小说中,女性人物一般是主人公,而男性人物则是配角。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前清的遗老遗少、现实社会的寄生虫、虚假情爱中的欺骗者、无爱婚姻中的老少爷等各种各样的男性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自
解读伊丽莎的三重身份:妻子、女老板、母亲:《天使望故乡》人物分析
作者: 郑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菲茨杰拉德   悲剧形象   母亲   沃尔夫   解读   长篇小说   房地产   天使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1],只可惜的是沃尔夫英年早逝,令人扼腕[2]。伊丽莎作为甘特的妻子、房地产女老板和6个孩子的母亲,是小说主要人物之一,其事迹贯穿作品始终。在众多的女性人物中处于绝对的"女一号"地位,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形象。本文拟通过剖析伊丽莎的三重身份解读其悲剧形象。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