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女性:宫体与花间
作者: 傅蓉蓉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间词   宫体诗   女性范型  
描述: 宫体诗与花间词都以女性形象为其表现中心,但两者在形象塑造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较后者表现为更大程度上人的“物象化”,后者较前者则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与放荡化特征。通过对这两组文本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特定的时代诗学范型、宗教文化、艺术审美观以及文体特质对意象塑造的决定性影响。
女性主义文论观照下的词学研究
作者: 黄立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语言   双性人格   花间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上个世纪后期,西方文学理论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内的文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后,国内的词学研究中鲜有引入西方文学理论者。而叶嘉莹教授在她的词学研究中引入了众多的现代西方文论,使其词学研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本文拟讨论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叶教授词学研究中的应用,她在词学研究中的视野,所采用的方法和角度对国内词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女性主义文论观照下的词学研究——叶嘉莹词学小议
作者: 黄立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语言   双性人格   花间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上个世纪后期,西方文学理论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内的文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后,国内的词学研究中鲜有引入西方文学理论者。而叶嘉莹教授在她的词学研究中引入了众多的现代西方文论,使其词学研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本文拟讨论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叶教授词学研究中的应用,她在词学研究中的视野,所采用的方法和角度对国内词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女性形象的本色化和主体化——论花间词对“美人”意象的重塑及其意义
作者: 王晓骊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化   本色化   “美人“意象   花间词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的本色化和主体化——论花间词对“美人”意象的重塑及其意义
明清闺阁画家的人物画创作
作者: 李湜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维仪   古典小说   人物画创作   花间词   表现领域   怡情   钱陈群   仕女画   花鸟画创作   贵族妇女  
描述: 在明清画坛,大部分闺阁画家追随时尚,选择了花鸟画创作,只有极少数人因各种原因参与到人物画的创作中来,绘制了一系列表现女性的仕女画、反映男性社会生活的士人画以及宗教题材的人物画。仕女画创作明清时期,文学界"花间词"、"田园诗"蔚然兴起,古典小说、戏剧唱本家喻户晓,画坛上怡情适意的山水画、赏心悦目的花鸟画空前盛行,并对当时表现女性形象的仕女画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时,男性画家已由此前侧重描绘贵族妇女转向了更广阔的表现领域,如才女佳人、仙佛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作者: 黄立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嘉莹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语言   西方文论   花间词   词学研究   女性化   女性形象   王国维   文学理论  
描述: 上个世纪初西学东渐,我国学术界开始大量译介西方文论,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运用西方文论对传统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进行诠释,或者将中西方文学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为我国传统文学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词学研究中,王国维使用了西方文学、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词学理论,使他的《人间词话》成为我国词学研究中里程碑似的作品。此后,我国几乎没有学者将中西方文学理论相结合来进行词学研究,我国的词学研究依然沿袭传统词学研究的十个方面:词的起源、词乐、词律、词韵、词人传记、词集版本、词集校勘、词集笺注、词学辑佚工作和词学评论。①在上
谈温庭筠词的女性化品格
作者: 程芳萍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品格   花间鼻祖   发展历程   描写   温庭筠词   花间词   女性化   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温庭筠是《花间词》的一个重要作者,有“花间鼻祖”之称,在词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词人。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对于他的词历来也有很高的评价。如果我们仔细去读他的词,就会发现其内容几乎都是在描写女性,描写精致华美的女性生活。 温庭筠的词具有女性化品格是因为温庭筠被选录在《花间集》里的作品几乎全是取用了女性题材。如,《菩萨蛮》十四首和《更漏子》六首都为表现宫女、思妇、歌伎的生活和情怀。 以《菩萨蛮》第一首来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
龚雪 宛如一阕花间词
作者: 张昊翀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角   观众   花间词   子夜   女性角色   电影金鸡奖   中国   影片   女性形象   快乐  
描述: 1982年,龚雪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不久,在影片《快乐的单身汉》、《张衡》中担任主角,凭借影片《大桥下面》获得1984年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影片同时获得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和金鸡奖最佳代表作1980年《好事多磨》1981年《子夜》1982年《石榴花》1983年《快乐的单身汉》1983年《大桥下面》2009年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观众们再次见到了80年代风靡全国的著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龚雪。
花间词审美感知的表现特征
作者: 孙立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效果   审美感受   晚唐五代词   花间词   文学创作   《菩萨蛮》   女性形象  
描述: (一) 文学创作是精神化的生产活动,它的创造思维也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①因而,人的思维既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同时又包容着积极的主观创造功能.同样,文学创作往往取决于作家对外象的感知,现实生活的无穷变化无疑是作家创造主要的也是
浅议《花间集》的女性化写作
作者: 郭庆   程敬业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间集序   花间词   女性气质   女性化   林语堂   内心世界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男性   审美理想  
描述: 花间词诞生于女性化的环境中,《花间集序》中描述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花间词是在贵族的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