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现实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现实主义的光辉女性——刘兰芝形象解读
-
作者:
徐前锋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焦仲卿
现实主义
孔雀东南飞
解读
诗经
焦母
光辉
刘兰芝
女性形象
-
描述:
现实主义的光辉女性——刘兰芝形象解读
-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谈普希金的名著的六种中文译本
-
作者:
戈宝权
来源:
中国翻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著
出版社
现实主义
翻译
诗体小说
译本
奥涅金
俄罗斯文学
俄国文学
普希金
-
描述:
4日写信告诉诗人和文艺评论家维亚泽姆斯基:"目前我正在写的并不是一部长篇小说,而是一部诗体小说。"就在这部他花了8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和使他享有盛名的现实主义的"诗体小说"中,他创造出了俄罗斯文学中最
-
碟片指南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器评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演
人物命运
中国大陆
现实主义
世界大战
碟片
影片
主观色彩
化学武器
女性形象
-
描述:
碟片指南
-
曾卓的潜在写作:一九五五--一九七六
-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年诗
主观战斗精神
现实主义
女性意象
曾卓
公开发表
文学史
女性形象
潜在写作
中国知识分子
-
描述:
曾卓的潜在写作:一九五五--一九七六
-
浅谈“莎菲型”女性和“时代女性”的美学价值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莎菲
现实主义
丁玲
茅盾
现代文学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
中国女性
-
描述:
在现代文学琳琅满目、丰姿多态的人物画廊里,描写新的女性而且成为形象系列群象的,要算丁玲笔下的“莎菲型”群象和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的系列形象了。他们笔下新女性的群象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留下了生动的历史画展,诉说了他们的美学情愫。我们研究这两个作家笔下不同女性形象创作的各自特色及其美学价值来说明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在新文学史上的功绩及其影响,将有助于有关学术研究的纵深发展。
-
略談唐人小說的思想和艺术
-
作者:
徐士年
来源:
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爱情生活
现实主义
霍小玉
城市居民
浪漫主义
封建婚姻制度
作品
女性形象
唐代社会
-
描述:
一唐人小说的数量很多。唐人自撰的小说专集就有许多种;还有许多单篇流行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部分保存在宋初李昉等人编集的“太平广记”里。“太平广记”一共有五百卷,分了八十八类,搜罗了宋初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以前的许多小说,其中就有不算太少的—部分是唐人作品。唐人小说的作者,许多已经不可考了;就可以考知的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中唐以后人。中唐以后的一百五十年间,可以说是唐代小说特别兴旺的时代。
-
哈代悲剧系列中的两个女性
-
作者:
陈东风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艺术
资本主义
《还乡》
现实主义
安吉尔
爱敦荒原
艺术处理
《德伯家的苔丝》
女性形象
哈代悲剧
-
描述:
哈代悲剧系列中的两个女性
-
我读《白鹿原》
-
作者:
何启治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事求是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
复杂性
白嘉轩
艺术形象
长篇小说
白鹿原
女性形象
-
描述:
我和我的同事们对《白鹿原》这部长篇小说是肯定和赞赏的。我们先是把它发表在《当代》杂志上,接着就出版了单行本。《白鹿原》的魅力首先来源于它扑面而来的、令人震惊的真实感。《白鹿原》所体现的,以比较实事求是的革命观和历史观来观照人生和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作者正是站在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立场上,才有那样的大智大勇,才能对小说
-
周大新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
-
作者:
张德礼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南阳盆地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理性精神
周大新
地域文化色彩
女性形象
史诗意识
“官本位”意识
-
描述:
周大新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
-
初试锋芒即犀利(读茅盾的处女作《蚀》三部曲)
-
作者:
丁尔纲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茅盾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艺术结构
处女作
现实主义
三部曲
茅盾
心理描写
大革命
社会变革
女性形象
-
描述:
茅盾是初次提笔写作就已相当成熟了的少数大作家之一。他的处女作《蚀》是由三个连缀性的中篇小说组成的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初次发表就一鸣惊人,震动了中国文坛。作家的精湛眼光和艺术才华很快取得了公认。但在茅盾说来,其成功并非偶然。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历时十年(通称“商务十年”)的辛勤积累和
<
1
2
3
...
7
8
9
10
11
>